当前位置:主页 > 采集仓库 > 无忧论文 >

医院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关联度的研究,医院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02 16:45

1.绪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医院是以诊疗疾病、照料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医院运用医学科学和技术,针对病人、特定人群或健康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活动,达到保障健康的目的。
医院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紧密相关。
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国家将占 GDP 近 3%左右的资金投入到医疗卫生领域,加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国以后的 20 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层次布局上注重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城市地区,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部(所)组成的三级医疗服务及卫生防疫体系;在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使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
计划经济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主要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所决定。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医疗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 对于医院而言,由于人员工资、基础设施以及医疗设备投入主要来自政府和各经济集体,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以政府为主,医院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计划经济时期的医院大多处于惯性运作状态,无需为自身生存与发展发愁。
不过,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医院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原本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此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新的矛盾和问题又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配置结构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多集中于大医院,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卫生全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二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缺乏活力,医疗模式单一与群众医疗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三是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四是医疗保障缺乏费用制约机制,社会化程度很低,资源浪费严重,患者负担重;五是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多、小、散、低、乱”现象【1】。
面对这一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解决这些问题。1987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的第一条便明确指出:“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政策工作方针,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要求在城市重点改革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机构运营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2】;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卫生改革目标,具体在医院改革上体现为改革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推进“病人选医生”制度,采取多种措施抑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内容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方案中还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新一轮医改政策的出台,再次为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轮医改强调了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公立医院改革的成败成为了此轮新医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

1.2 研究的目的

第一、探寻医院院长领导力的内涵、解构医院院长领导力结构模型;
第二、探寻医院院长领导力对医院管理绩效是否有影响?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者之间相关性如何?

1.3 基本思路与结构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领导力与绩效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研究与案例研究,提出医院院长领导力的模型假设,设计出医院院长领导力结构调查问卷、医院管理绩效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将所收集的数据利用SPSS13.0和AMOS7.0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最后得到研究结果。具体思路如下:
研究拟从文献资料入手,对领导学发展史、领导学理论、领导力相关理论、医院院长领导力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的理论支撑,为探寻医院院长领导力的内涵、结构和医院管理绩效提供文献研究的基础,初步探寻医院院长领导力研究维度。
再通过对参加2009年6月在无锡举办的“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高级研修班”的部分医院院长进行访谈,整理、分析访谈资料,初步提出现代医院院长领导力结构模型的假设。
整理和分析全国优秀院长易利华教授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应用事实资料进行佐证,探索医院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并初步验证现代医院院长领导力结构模型的假设。
根据研究目的及先前得到的假设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并运用 SPSS13.0 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采用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运用 AMOS7.0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进而论证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观点,明确医院院长领导力结构模型以及其与医院管理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以上分析步骤完成后,结合分析所得结果,获得本研究的最终结论,为现代医院发展提供帮助。
............................

2.理论综述

2.1 领导学概述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领导行为也就有多长,领导行为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和延续,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事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些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需要进行分工协调、需要合作一致,需要目的指引、需要一定的秩序,更需要指挥领导。
领导行为存在于人类群体活动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领导理论也逐渐发展成熟起来,领导作为一项组织实现目标的工具的时间历史悠久,不过领导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却并不长。
从古至今,领导(理论)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是图腾领导阶段,在古代氏族社会制度下,人类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发达,甚至处于懵懂期,面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或出于对大自然的恐惧,人类形成了图腾崇拜,此时氏族首领的领导行为主要源于对图腾的崇拜。
二是专制领导阶段,随着人类历史车轮的演进,当人类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领导行为也随之改变,专制领导阶段追求的是专制统治,此阶段完全是以权力来对社会群体加以领导。
三是领导经验积累阶段,专制统治的绝对压制产生了一定副作用的时候,为了更好的统治与驾驭,统治阶级开始反思领导过程,探寻领导的方法,这一阶段领导经验得到了丰厚的积累。
四是领导经验向科学过渡阶段,这一时期领导经验经过去伪存真、弃粕留精的过程,初现科学性的一面。
五是领导科学诞生与发展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领导(理论)步入第五阶段,伴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使得领导和决策科学化,领导(理论)也成为一门科学,一门研究领导活动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其有效运用的综合性科学,此时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学诞生了。如今,领导科学在知识、信息大发展的时代,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领导学的诞生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由社会生产决定,当社会生产有某一方面科学需求时,科学就会逐步产生,并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发展。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领导科学的产生展开了深入研究:
万春良[4]认为领导学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历史原因,他认为主要包含四方面原因:一是管理理论与领导理论分离的需要。20 世纪 80 年代,领导学的理论体系,结构框架日渐完善,领导学与管理学的作用区别也逐步显现,他们有着不同的主体、适用范围等多重差异,并且领导学也可以独立于管理学之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的推动。社会化大生产包括大科学、大企业、大工程的内涵,如果领导者依然依靠领导经验和个人智慧将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领导学必须建立起来以满足这一需要;三是快速度变化的社会生产的需要;四是社会生产整体化合综合化发展的需要。(万春良,1998)
..............................

2.2 领导的定义
目前“领导”尚无权威的定义,不同时代间,不同学者间、不同流派间,关于领导的定义不尽相同。ChrisArgvis 认为领导就是有效的管理;罗伯特认为领导是在某种条件下由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施出来的一种为了达到目标的影响力;孔茨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使之跟着去完成某一共同目标的行为;尤瑟夫认为领导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目的在于达到他们的共同目标。
美国著名的领导理论研究学者 yukl 在 1998 年列出了 8 种有代表性的领导定义。(Yukl.G ,1998)
著名学者 Bass 在《斯托格迪尔手册中》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归纳为12 种定义(仵凤清,2009):
领导是组织的工作核心;
领导是人的个人品质及其产生的效力;
领导是一种行为;
领导就是为了达到目标所发出的各种指示和命令;
领导是组织内部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效果;
领导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角色;领导是组织结构的建立者;
领导是一种使他人服从的艺术;领导是影响力的施加过程;
领导是劝说的一种形式;
领导是一种基于权力的关系;
领导是许多要素的综合体[5]。
我国学者李成言在其所主编的《领导学基础》一书中列举了目前关于“领导”定义的 11 种定义(奚洁人,2007):
领导意味着全体过程的中心;
领导意味着人格及其影响;
领导意味着以德服人的艺术;
领导意味着影响力的运用;
领导意味着一种行动或行为;
领导意味着一种说服的形式;
领导意味着一种权力关系;
领导意味着一种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效果;
领导意味着一种分化而来的角色;
领导意味着结构的创始;
领导意味着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

3.医院院长领导力访谈研究 ........................................ 38
3.1 访谈研究的目的 .................................... 38
3.2 访谈研究的方法 ................................... 38
3.3 访谈对象 ................................................ 40
3.4 访谈内容分析 ................................................ 45
3.5 访谈分析编码表构建 ............................................ 48
3.6 访谈内容信息的编码与归类 .................................. 49
3.7 访谈内容编码归类实例 .................................... 52
4.医院院长领导力案例分析 ................................. 55
4.1 目的与意义 ................................................. 55
4.2 以江苏无锡二院易利华院长为案例................................... 55
4.3 小结 ........................................... 68

5.医院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关联度调查研究

5.1 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的前期探寻,我们可以大致推导出在当前形势之下,现代医院院长领导力主要包含领导者魅力特质,领导者综合能力,领导力实现相关环境,领导风格与方法、权威运用等五个因素,从而建立医院院长领导力初始模型,如下图:

医院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关联度的研究,医院行政管理论文


不过这一层次研究的主观性较强,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受到主观因素左右和影响的程度较大,初始模型可能与真实模型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会变构医院院长领导力的结构。要想获得科学、真实的模型,则需在此基础上经过客观数据的获得、分析等步骤,对初始模型加以验证和修正,这样才能得到目前研究水平下医院院长领导力的客观真实的结构模型。
本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医院院长领导力的真实内涵,构建完整、科学的医院院长领导力模型,为下一步分析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研究以文献研究、访谈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结果为基础,依据研究提出的理论构思,编制初步问卷调查量表,通过预试问卷调查,完善和重构较为成熟的调查问卷,再通过开展较大规模的正式调查获取相关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得出医院院长领导力结构模型,分析医院院长领导力与医院管理绩效的关系。

5.2 研究方案
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形式严格设计问题或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网络回答或追踪访问等方式填答,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既可作为独立的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也可作为辅助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具有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过程高效,结果有较高的代表性; 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具有匿名保密性和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等特点。目前,问卷法已经成为推广最快、应用最广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一。结合本研究数据收集的实际需求,作者拟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研究的相关数据。
5.2.1问卷的类型
根据问题设计的方式不同,问卷可分为三种类型: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指不仅要提问,而且要列出可供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让调查对象选择所赞同的答案。封闭式又具体可以分为肯否式、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和定居式五种主要形式。
开放式指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由调查对象自由回答。题型可以是填空式的,也可以是问答式的。
...............................

6.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意义
(1)探索了医院院长领导力这一尚未完全开发且亟待开发的医院管理学领域;
(2)从医院院长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了医院管理绩效;
(3)以医院管理绩效为圆心,探索了医院院长领导力的深刻含义。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总结起来,本研究具有以下三个创新点: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本研究是跨领域的尝试和探索,它涵盖了领导力和绩效两个领域,研究建立了医院院长领导力和医院管理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了管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研究具有较为严密的研究思路,且具备明显的逻辑层递性。
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着重对医院院长的领导力进行深入研究,对医院院长领导力的内涵和结构模型进行了探索。由于医院院长领导力这一课题目前尚未被深入的研究,属于较为新颖的课题,研究作为医院院长领导力探索的一种尝试,,为医院院长领导力理论体系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第三,模型的创新。本研究提出并通过实证检验了医院院长领导力模型,有别于凭借个人经验推断出的医院院长领导力模型,是医院院长领导力研究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1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