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采集仓库 > 无忧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网范文;基于行为主义学习概念进行高一化学教学创设实施及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02 16:46

前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主导地位长达半个多世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是思维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剌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一种强化,人的行为在不断的强化中被塑造、改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使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巨大变化,斯金纳的强化论和程序教学论,使人们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把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程序,逐渐幵发程序教学媒体,在国内外教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然后,在中学化学教学领域开展的实证研宄还比较少见,因此,探宄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丰富和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实施化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

1文献综述

1.1相关概念辨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创立的,理论人物学习是剌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通过强化和反馈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使学习者产生预期的行为。作为一种早期的学习理论,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所关注的只是学习过程中外部行为的变化,却忽略了学习首先是一个内部建构的过程,忽略了实践与交往对于人类学习的价值,具有明显的机械性、外控性和孤立性特征。主要理论观点有:联结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尝试错误或借助选择和联结而产生,动物对刺激做出的反应次数越多,该反应与那个刺激间的联结就越牢固。桑代克把联结理论运用到学习里就提出了练习律和效果律。练习律又分为使用率和失用率,强调重复刺激是使刺激与反应联结牢固的重要因素。

1.2已有相关研究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西方心理学内在矛盾的产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为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由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向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转变,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慢慢演变成社会学习理论。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而且近二十年来,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超越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但两者仍有许多相通之处,如两者都认为学习理论应当是客观的,基于实证研宄的结果;两者都观察个体对不同剌激条件的反应;两者都重视反馈;两者都讨论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两者都相信经验对学习产生影响。

3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化学教学设计模型的建构..........11
3.1充分领会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理念...........11
3.2深入了解化学学习者化学学习基础.........12
4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19
4.1研究对象...........19
4.2研究材料..............19
5研究结论.........30

4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4.1研究对象
选择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高一年级358和359班两个平行班的120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358班的59名学生为实验组,359班的61名学生作为控制组。

4.2研究材料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是实验者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在全面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实际设计应用方案,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实验者在实验组严格按照此材料经行教学,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那么,怎么样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设计教案呢?在分析教学知识类型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按照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来设计教学过程。高中化学必修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理论、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无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些概念性的知识都属于典型的陈述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主要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溶液配制及一些简单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判断以及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典型内容;金属非金属性质中的一些计算与推断练习都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结果。具体教学设计如表4-2.
...........

5研究结论

综合学生一学期的学生成绩及学习表现,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开展高一化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一学生化学还比较薄弱,课堂效率不高,课后压力大。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上课低效率的问题,在课堂上强化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课堂效率。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改变化学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没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生更能有效地利用好教学设计改变给他们学习方法上带来的帮助,使实验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刺激一联结”理论,强化理论,同元素迁移理论,可以迅速提高一学生化学成绩和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1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