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学毕业论文范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媒体形象研究,媒体学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政府形象是指政府的管理行为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时表现的效果和态度,是政府机构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综合评判和总体印象,具体体现为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知晓度和美誉度。知晓度反映了该政府行为是否到达了社会公众,尤其是服务对象,美誉度则反映了机构职能履行能力,知晓度高、美誉度低同样不是理想的政府形象。政府的执政理念能否被公众认可,政府的执政行为能否被接受,政府的职能履行能否使公众满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形象传播。另外,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架设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架桥,具有化解和消除政府与公众矛盾,推动政府公共行政运作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媒体对泣川、舟曲、雅安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更多的介绍给公众,引起了 ?定的关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如何与媒体配合,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更全面、深入的呈现给社会公众,以良好的媒介形象,获得公众的关心和支持,进而推动行业的发展是该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由于大众传播活动对政府机构政务活动影响巨大,本文希望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科学传播的方法和规律。本文借助研究需要实现两个目标:短期目标,可通过良好的媒介形象呈现,提高行业声誉,赢得更多理解和支持;长期的目标,通过科学传播方法的掌握,营造一种更合理、更有利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
1.2.2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我国政府的定位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政府形象塑造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基础性、服务性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媒体中的形象究竟如何,以往的媒介形象塑造有何经验、有何不足,这些问题是该行业进行媒体形象塑造的基础。需要利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总结进而指导实际操作。
本文力求以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从议题管理的角度入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科学呈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媒介形象的现状。通过对大量新闻资料的分析,,了解媒体与社会公众对该行业的关注点,进而对该行业媒体形象塑造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
1.2.3关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下简称《测绘法》)于2002年8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2年12月1円起施行。按照《测绘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的规定:“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挥着基础性、先行性、公益性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如,在环境保护、土地规划、城乡幵发建设等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地图、需要测量土地的精确特征。在交通、水利、勘探地质和矿产JT?发中,需要进行路线、矿山、规划控制的全面量测,在精确测量基础上绘制各种地图,为各种建筑施工、地质普查做基础。在军事活动中军事地图更是不可缺少,不但行军、作战要用,还需要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数据,为远程武器的精确命中提供保障。
按照《测绘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的规定[2],“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军事部门的测绘工作,并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海洋基础测绘工作。”另外,《测绘法》第五章第二十三条还规定"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测绘资质审查、发放资质证书。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军事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监管由从国务院至县级的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实施,从业人员有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其它政府部门涉及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公职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具有测绘资质的民营企业。其中,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提供管制性公共服务,负责相关从业企业测绘资质的审查和证书的颁布。
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近年获得了迅猛发展,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革新,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重力卫星技术的发展,推动大地测量向全球化、高精度、动态方向发展。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获取地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使地理信息更新效率大大提高。⑴近年来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迫使全球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发展方向,以科技为依托的产业有了发展源动力,这一潮流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提供了发展引擎。
.........................
第二章研究设计
2.1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为,通过对搜集的研究样本内容进行分析,勾勒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中的形象呈现,总结特点、寻找规律并力求提出科学改进的对策。
.........................
2.2研究方法
2.2.1文本内容分析法
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将内容分析法定义为,一种以描述为主的研究方法,此方法要求量化的客观性,是在对传播内容作系统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1]我国学者支庭荣对内容分析法则进行了操作性的定义,他指出,研究者为了对包括文本在内的媒介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构思好的研究目的,编制对应的结构和评价方式,通过比较和分析,以合理、科学的发现涵盖其中的主题。[2]
1983年默顿建立了内容分析目标模型,如图4。对于这个模型,默顿的解释是,内容分析与传播者、受众以及社会都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内容分析不能孤立存在。内容分析,直观上阐述了传播内容、特点、趋势和倾向,实际上,研究者在分析的过程中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只是因分析而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我们获得的是媒介现实,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出传播者的态度,也可以由此推论出传播效果。
2.2.2作为研究样本的媒体选择
本文对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上的信息进行解读,通过对报道频次、内容倾向、报道时间、所关注事件、媒体來源等方面的分析,勾勒出媒体呈现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形象。
选取《光明日报》和《南方周末》两家报纸作传统纸媒文本分析材料的来源。其中《光明日报》是全国性大型官方新闻媒体之一,由中宣部直接领导。其新闻报道的重点是科技、文化、理论和教育,读者人群的定位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素养的知识分子。本文以《光明日报》作为党报的代表。《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类周报,因其反映社会、激池扬清,是有重要影响力的严肃报纸。本文选取《南方周末》作为周报代表。
选取人民网、搜狐网和天涯社区天涯论坛作为网络媒体文本分析材料的来源,分析同一时段网络媒体对该行业的形象呈现。其中,人民网是《人民円报》建设的网上信息平台,具有信息量大、公信力高、权威性的特点,本文将人民网作为政府信息发布的综合网站代表。搜狐网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其创立时间较早,与政府网站相比,更关注房产、财经、IT等经济领域,其部分专业频道受到较高认可。本文将搜狐网作为民营网络媒体的代表。“天涯社区”创办于1999年,在国内网络论坛中,是设立最早、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网络论坛之一。
2. 2.3时间范围和分析单位的确定
由于《光明日报》、人民网和搜狐网三家媒体信息量较大,所以以2012年全年为研究时间范围,分别搜集该时间段内三家媒体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全部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南方周末》为周报且以深度报道见长,为搜集到比较全面的研究文本,以该报从1984年创刊至2013年9月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全部报道为研究对象。由于天涯论坛作为唯一直接反应大众关注点的渠道,故将在该论坛上能够搜集到的该行业全部话题做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篇”为分析单位,有作者署名即为一篇新闻报道,无作者署名而有独立标题视为一篇报道。最终,获得实际研究样本788篇新闻报道。其中,2012年全年《光明日报》62篇,人民网168篇,搜狐网329篇,《南方周末》自创刊29年共74篇,天涯论坛155篇。
................................
第三章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的形象................................ 26
3.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媒介基本形象................................ 26
3.2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传统纸媒中的形象................................ 28
3.2.1《光明日报》................................ 28
3.2.2《南方周末》................................ 29
3.2.3 小结................................ 31
3.3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网络媒体中的形象................................ 32
3.3.1人民网................................ 32
3.3.2搜狐网................................ 33
3.3.3天涯论坛................................ 36
3.3.4 小结................................ 37
3.4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有关数据对比................................ 38
第四章研究发现与建议
本章在第四章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本研究的发现与结论。
4.1研究发现
经过第四章的资料分析,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媒体上的形象呈现有了总体了解,正面单一形象是该行业的形象主主体,负面新闻多集中在位置服务和城市房屋面积测量领域。媒体对该行业的报道集中在政务信息公布、立法执法、科技进步等领域,但在网络论坛上,社会公众对该行业关注较多的是国土安全与完整、位置服务及房屋面积测量,存在媒体和社会公众对该行业关注点的剪刀差。
4.1.1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形象的总体呈现
根据第四章的研究资料显示,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新闻报道总体上比较式和专业,报道基本为中性倾向、客观告知和正面呈现。由于该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与社会公众円常生活的交汇点较少,所以工作动态、工作成果和测绘科技的进步,媒体基本都以客观告知的方式向公众发布。从报道数量上看,经管报道篇数逐年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媒体对该行业的新闻报道总量上还是偏少,读者小众化。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在媒体上的形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构形象,一个是人员形象。由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涉及的领域较为专业,媒体在解读有关信息的时候存在难度,一般都是直接转发国家或各级地方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新闻稿,特别是在测绘科技进步、灾害服务、军事测绘等领域,各媒体的新闻同质化严重。另外,由于专业性太强,这些新闻的受众多限于行业内部人士,形成了,行业自己写,经由媒体转发,业内人士自己看的局面。一些新闻由于远离公众生活,业外人士不感兴趣,对业内人士又显得不够专业,读者人数较少。这一点从网络媒体该行业新闻报道的点击率与回帖量较低既可以看出。报道专业性太强,缺少社会新闻的幵拓,新闻意义上的可读性不高。
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形象的报道具有零散性、碎片化的特点,从第四章资料可以看出,在涉及该行业的所有报道中,除各级领导的公务活动外,对普通从业人员的报道数量很少,鲜有来自行业一线的声音,这也导致公众对该行业工作成果,如地图、GPS导航有一些了解和使用,但对这些成果如何产生的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这种状况使该行业从业人员形象在公众印象中比较模糊。与之相反的是,偶然有行业工作人员渎职,引起媒体的关注,容易给公众留下负面印象,对行业整体形象不利。因此,在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上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零散,具有碎片化的特点。
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媒体进行追踪报道或深度解读的新闻也比较少,除非有重大新闻事件,否则难以形成受关注的议题。2012年,各媒体报道比较集中的两个该行业事件,一个是资源三号卫星发射,这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就,该卫星分辨率高,可以进行立体测绘并且以民用为目的,能广泛服务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作为重要新闻点,各媒体都进行了追踪报道,但由于涉及的专业性较强,关注人群范围较窄。另外一个重点议题是在测绘立法、执法方面,即对五联网地图的整顿工作,从《小偷踩点,採痛了地理信息安全》到对谷歌、苹果等知名企业可联网地图运营执照申请的围观,各媒体均给予了多篇幅的报道。由于和知名企业相关和F1常生活相关,这个议题引起了较多关注,在天涯论坛上有网民发帖,主动议论此事。
4.1.2关于该行业的负面新闻
在《南方周末》涉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74篇新闻报道中,有8篇为负面新闻,占该报对该行业全部报道数的11%。内容上涉及了知名企业位置服务不准确、房产测绘政府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测绘专业学生户外登山意外死亡事件,这与该报舆论监督定位明确有关。网络论坛的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房产面积测量、地图位置服务中,主要是对收费标准的质疑和服务不准确的不满。这些负面新闻反应了该行业存在的服务漏洞和不足,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和该行业的专业形象造成了较大伤害。
在政府机构工作的JT展中,虽然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且重大决策也都经过周密、详细的论证,但客观世界瞬息万变,糊蝶效益无处不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出乎意料,执行偏差。对于工作失误的报道,首先政府机构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失误既然己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对社会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既成事实,不应掩盖,也无法回避,主动出击转被动为主动是这时政府机构比较理性的选择。我国自1999年开始推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两项工作都为政府机构开辟了主动作为的渠道。问题出现后,政府机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召幵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通报情况,解释事情的始末及进展情况。赢得媒体理解与支持,运用媒介的力量向公众澄清事实。另外,也可以在门户网站发布有关信息,帮助社会公众了解真相,主动接受公众对事件的批评和监督,这样对今后工作的改进更有帮助。
...........................
第五章结论
本篇论文主要是以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为依据,以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对该行业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内容,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呈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新闻传播现实,勾勒出该行业的媒体形象。综合全文,笔者对以下几个方面再作重点强调:
5.1研究主要成果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为社会提供地理信息位置服务类产品,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部门还因对从业企业依法进展作业,资质、产品质量等进行管理产生管理性服务。在地理信息业事业和产业同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形象的塑造应越来越引起注意。良好的行业形象将会对事业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反之则会阻厢发展。根据资料分析和研究基本可以勾勒出该行业在媒体上的总体形象是,关注度较低,形象iH面单一。从这一结论可以推及社会公众,对该行业的认知也较为模糊。这些现状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和媒体都提出了要求,作为行业要树立主动宣传意识,抓好重要事件,向社会公众介绍自己。作为媒体,要善于发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找准受众兴趣点,对国测一大队报道的成功例子,可以证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有自己独特的新闻价值,是一口有待挖掘的新闻资源富矿。
5.1.1研究局限和下一步研究旳方向
由于研究者个人能力的不足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此提出,为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本研究仅对大量新闻报道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对于新闻的生产过程没有进行完整的研究,对于传、受之间的效果,这些新闻报道产生了何种效果?受众对这些报道的接受程度如何?该行业在受众心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究竟怎样?新闻媒体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报道,能否推动受众对该行业的了解、关注和支持?这些问题很难仅仅通过对报道内容的简单分析得到,需要配合对政策制定者的深度访谈、对受众的电话、问卷调查等其他研究方式和研究资料来加以佐证。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