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论文网范文:儿童受戏剧表演训练对其潜力的发掘影响分析
一 儿童潜能的定义与作用
(一) 儿童潜能的定义
1.潜能的定义
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涵盖了多种主观能动力,而潜能之所以叫潜能,这个“潜”字起了决定作用。“潜”是隐藏的意思,那么潜能就是隐藏着的能力,这种隐藏也许是连人本身都意识不到的,可能会经过一些培训激发出来,可能会在某种特别的环境下会自然突显出来,也可能埋没终生。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她的身体条件并不适合打乒乓球,可是她取得了世界冠军,退役后,她又取得了美国的双科硕士学位,现在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云南的褚时健,从一个叱咤风云的商人到一个研究出新品种的果农,这种例子数不胜数。且先不谈他们的勤奋刻苦,这首先说明了一个人身上不可预料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一种已有的东西,它在人心中深埋,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激发出来。夸美纽斯的“种子说”——“把来到世上的人的心理比作一颗种子或一粒谷米是很正当的,植物或者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虽然它的形象实际上看不出来。这是很明显的,因为种子如果种在地下,它便会向下生出根芽,向上长出嫩枝,嫩枝凭着它们的天生的力量日后便可章程枝柯与树叶,垂着绿荫,点缀着花儿与果实。所以,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解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1]更有相关研究者说过,就算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上的潜能可能仅仅只被挖掘出了百分之二。
2.儿童潜能的特殊性
“要帮助一个儿童,我们就必须给他提供一个他能自由发展的环境。儿童正处于自我实现的阶段,完全应该为他敞开大门。事实上,他正在创造自我,也就是正处于从不存在到存在、从潜在能力到实际行动的过程中。”[2]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处在高速发育期的儿童。顾名思义,儿童潜能就是儿童身上隐藏着的能力。儿童身上的可能性是不可估量的,即便是跟孩子最熟悉的父母也无法准确的说出孩子身上的优缺利弊,更不用提那些不会明显表露出来的东西了。一个孩子身上有太多种可能了,这不同于成年人,一个成年人身上的心性是基本定性的,可儿童就像小树苗一样,没有人能预测出这个小树苗能分出几个枝杈,也没有人能预测出哪个枝杈会长成主干。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修枝剪叶,不给予合适的空间去发展,那潜藏在儿童内心的能力很有可能就会埋没终生,那么一个可能成为音乐家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平庸的公司职员,一个可能成为成功商人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文字编辑人员。儿童潜能比成年人的潜能更具有定向性和决定性。
............................
(二) 发掘潜能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一件事情可能会改变孩子的成长轨迹,一种经历可能会改变孩子的性格。潜能对于儿童来讲,发掘的程度大小关乎孩子的人生走向。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上永不会冷却的话题。随着上世纪 90 年代素质教育的推行,家长们意识到在学校学习之外,艺术培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得知,多数家长让孩子们学习艺术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孩子的心智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而这个心智的全方面发展就是潜能地发掘。戏剧表演训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得到一技之长,能够对儿童的个人潜能、社会潜能、创造潜能、认知潜能等多方面进行发掘。通过研究把表演训练对儿童潜能发掘的意义展现出来,让儿童能够通过快乐学习的方式将潜能得到合理发掘,进而促使儿童的健康全面成长。
................................
二 戏剧表演训练与儿童心理发展
(一) 斯坦尼表演训练体系对潜能的发掘作用
这一点我将从斯氏表演体系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两方面进行阐述。
1.训练理念与潜能发掘
“我的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演员内部的和外部的自我修养;2.演员内部的和外部的创造角色的工作。内部的自我修养在于锻炼内心技术,使演员能在自身唤起创作的自我感觉,因为在创作自我感觉的帮助下,灵感最容易降临到演员身上来。外部的自我修养在于使形体器官准备好去体现角色,并精确地把角色的内心生活表达出来。创造角色的工作在于研究戏剧作品的精神实质,研究该作品所由产生,并决定着该作品及其中每一个角色的意义的那一内核。”[3]
斯氏体系主要就是针对演员的内外部进行训练,而这个内外部训练一定要基于体验和天性的基础之上,体验和天性也是斯氏体系的核心内容,我将通过“体验”和“天性”这两个关键词来阐述斯氏体系和潜能发掘的互通性。
斯坦尼的表演体系注重体验,讲究将情绪自内而外表现出来。斯坦尼的表演体现的训练方式主要是针对演员内心感受和肢体表达。那么在整个表演训练的过程中,体验内心感受贯穿始终,使演员必须回归真实的自我状态,从自身内心的感受出发,放下所有装饰,沉静到内心最底下的水平线上,让内心各种情绪种子真实自然的长大,进而延伸到对角色的理解。而表演训练最基础的解放天性,肢体解放都是为了让演员去除杂念,回归真实,只有做到这些,表演训练才有意义。
“虽然我们对下意识的因素并不知晓,但是我们仍然探索到与它的关系和通向它的反射性的途径。我们的有意识的技艺目的在于:一方面迫使下意识活动,另一方面学会在下意识活动时不去妨碍它。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置下意识于不顾,通过有意识、合乎逻辑的途径走向一切。” “善于用到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智慧,这是演员才能的一种重要素质,是内部技术的一个主要任务。”[4]
天性是指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潜能是指潜在的能力。潜能这种潜藏着的能力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表露出来,就算显露出来,也多数不会引起注意。表演训练在专业上是要开发演员身上的天性,这个天性与我所说的潜能虽然不是一个概念,但他们的定义范畴内有很大部分的交集,并且同时具备下意识和隐藏的特点,天性的解放必然会有助于潜能的发掘,而潜能的发掘势必会带动天性的解放。
“我要用极端自然这个词来说明我们的心灵和形体天性的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我们认为是完全自然和正常的,使我们真切地相信着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心灵的隐秘深处才会完全敞开,才会从那里面透出真实的、有机的创作情感的某些难以觉察的暗示、影子和芬香。”[5]
“这个方法的全部力量就在于,它不是由任何人想出来的,不是由任何人发明出来的。体系属于我们心灵的和形体的有机天性本身。。。艺术的规律就是天性的规律。‘体系’可以恢复这些规律,使人的天性处于正常状态。”[6](同上,369页)
...............................
(二) 6 到 12 岁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
6 到 12 岁的儿童是孩子从幼儿到青少年的过渡时期,“儿童期是指儿童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期,是进入小学,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7](朱智贤)由于年龄跨度比较大,他们的心理发育特点并不一样,笔者大致把他们分为两组来研究——6 到 8 岁为低年级组,9 到 12 岁为高年级组。
1.6 到 8 岁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
我国现在规定 6 周岁的儿童是法定的入学年龄,也就是说多数 6 到 8 岁的儿童是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属于低年级。笔者将从认知能力、思维模式、注意力、想象力四个方面来抓住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能力还比较笼统,对事物的认知还仅仅是在整体和轮廓的概念上,就比如说低年级的孩子容易写错别字,容易把部首的读音当成字的读音;他们的思维模式比较直接的,能理解的东西都是诸如可以看到或接触到的这些具体的东西,还很难建立起抽象的思维模式;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经调查总结发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 15 到 20 分钟,经常会发生不受目标控制的行为,他们在意的是过程和方式而不是目的。
在小提琴考级的考场外有一个花坛,我观察到,,在来考试的一部分琴童蹲在花坛里,有捉昆虫的,有摘花的,都玩的非常认真,一直到家长喊他们要进考场了才紧张起来,有这些行为的孩子大多都是 6 到 8 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想象力比较丰富,但是这种想象力多为没有界限没有目的的想象,因为他们刚从幼儿时期过渡过来,还保留着幼儿心理的特点,大脑里所想的东西很难条理化、因果化。
2.9 到 12 岁儿童的心里发育特点
较之低年级的儿童,9 到 12 岁的中高年级儿童无论是在认知能力、思维模式、注意力、想象力上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后的结果。认知能力逐步细化,对事物的细节、特点掌握的更为具体,不再停留于大概,比如这个年龄阶段里,一些热爱军事的孩子就能描述出一些枪械的型号特点,区分清楚;思维模式从直接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具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对于那些看不到的抽象的东西也会有清晰的概念,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读长篇小说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随之延长为 30 到 40 分钟不等,目标感也逐渐明确起来,具有做出计划表并按步骤实施的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里,幼儿的特点逐渐褪去,是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阶段,想象力逐渐定向,发散思维的能力也在持续性的增强中,对是非有了初步的辨别标准。
.............................
三 戏剧表演训练内容对儿童个人潜能的发掘··························9
(一) 台词发音训练对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9
(二) 讲故事训练对儿童连贯性思维的培养························13
(三) 无声小品训练对儿童肢体表达能力的培养····················16
(四) 动物模拟训练对儿童想象力的拓展··························20
(五) 多角色体验对现代儿童心理角度的多方位延伸················23
(六) 观察生活训练对儿童客观性价值观的引导····················26
四 戏剧表演训练方式对儿童社会潜能的发掘·························27
(一) 团队合作式训练··········································27
(二) 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式训练··································28
(三) 服装道具音乐的配合工作··································31
(四) 反复排演的训练方式······································32
五 训练成果展示对儿童潜能的意义
(一) 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
现在的儿童都受到全方位的保护,面对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儿童接触多变的社会造成障碍,而舞台演出则是一系列连贯的表演,期间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专业演员在台下苦练,按常规表演是水到渠成的事,在台上时依然可能会有各种因素影响演员的发挥而造成失误,就更不用说没经过训练的孩子们了,在这时,随机应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临时出了点问题,事先没有思想准备,既不能晾场,也不能跟观众说,就看临场发挥,随机应变了。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使表演继续下去,对于学惯了 ABC 和数理化这些程序化内容的孩子来说,舞台演出是一个好的学习经历。
孩子们背诵台词的速度很快,在开始与肢体、情景结合的时候却容易卡壳,在排练过程中会出现忘词、忘步骤、串词等情况,我就代领孩子们分析剧中的角色,扮演人的就引导他们体会人物的行为,做蛋糕就准备模型进行练习,敲门喊话也实打实地在教师门口排练,而扮演动物的孩子就和他们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神态,大灰狼是捕食者,所以他走路的时候小心谨慎,不能被猎食目标发现了踪迹,小白兔因为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是蹦蹦跳跳的样子。演大灰狼的小朋友发散思维,居然想到摆一些椅子充当灌木,以从中跳出的方式来表现狼的隐蔽。在表演的时候,大灰狼跳的早了,小灰狼没有一起跳出来,但是大灰狼并没有慌张,也没有原地等待,而是蹲在地上学狼长啸,在这个时候小灰狼也跳了出来,正好弥补了中间的空隙。之前给他们讲过狼是通过长啸来呼唤同伴的,这位小朋友在这里很机敏的用到了。舞台表演的形式相对于真实的社会,显得温和许多,孩子们有足够机会来弥补失误,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个好的温床呢。
(二) 面对观众的表现
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情绪,开心、兴奋、紧张、害羞、害怕……,儿童中这样的情绪也普遍存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站,因为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特别的温暖和关怀,但是当今社会人们压力都很大,不少家长忙于工作,一心只想为孩子打好物质条件的基础,注意不到对孩子情绪的开发,忽略了孩子相关方面的成长,在教学期间我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演老板的小男孩害羞,有些怯场,自己练了好久的台词,到了跟别人合练对话的时候总是丢三落四连不起来,而且越是出错,后面的错误就是越是多,有的小朋友还直接把错误指了出来,更让他变得不知所措,差点急哭了出来。这样的状态下越急越是出不来效果,于是我把“老板”拉到一边,让他不要着急,告诉他他的表现其实是很棒的,台词说的很好,然后我们一起对刚才出错的那段台词,我一句一句地引导,讲解台词与表演的联系,帮助他慢慢进入角色的同时也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优点很多,有着很好的表达能力,思维也非常清晰,稍加引导便能进入状态,非常活跃。
.............................
总 结
这个题目的由来是从我个人学习表演 7 年来的经历和短暂的工作经验启发而来,在我开始学习表演之前,是一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女生,也不太会和同龄人打交道,经过七年的专业学习,到现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知道了自己的优缺利弊,更多的认识到了自己潜在的力量,一直到现在,专业上的不断学习仍然在促进着我心智的进步和未知潜能的不断发掘。
从 12 年夏天开始,我在我的家乡一家少儿培训机构任职,教授表演课程,授课对象是 6 到 12 岁的孩子,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龄儿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给这些孩子们排儿童剧,进行简单的表演元素训练。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了戏剧表演对孩子们的吸引力非常大,再顽皮的孩子也会配合排练,孩子们盼望着做表演元素训练,甚至刚下课五分钟就吵着要上课。我也是从那时候才意识到,戏剧表演训练对于学龄儿童的潜能发掘有不凡的意义。这也是促成我要写这个论题的起始点。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而戏剧表演艺术恰恰是一个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慢慢研究的学问。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戏剧表演艺术的规模想要壮大,就要重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运用,而不单单的局限于对于演员的训练。更何况,戏剧表演艺术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者发现她更为立体的作用。在前几年,京剧选段已经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学曲目,这对于我国京剧的普及和传承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国外一些国家,由于戏剧表演给孩子们带来的各方面益处,戏剧表演已经作为必修课出现在小学生的课堂中。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展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戏剧表演艺术会由于对学龄儿童潜能的发掘作用,成为中国小学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就像音乐和美术一样,让孩子们在轻松玩乐中,审美意识得到培养,思维得到延展,潜能得到发掘。
只有丰富的内心才能使一个孩子全面的成长。戏剧表演训练以它的专业特质使得孩子们变得“多角色”,不用每天练习,没有负担,只需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玩游戏”,让孩子释放情绪的同时唤醒潜能。戏剧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在表演学习中让孩子通过综合的艺术训练方式,唤醒内心,发展潜能。这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培训,戏剧表演训练在潜能发掘方面更胜一筹。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1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