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研究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村金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2004 至 2014 年间,中央连续 11 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广泛关注,此举对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合作性金融的有名无实,但我国金融体系依旧呈现出“二元”特征,与逐步完善的城市金融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业生产自身的弱质性使部分正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现有的金融机构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缺位造成了农村地区的金融空白。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2009 年末,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机构网点≤1)的乡镇有 11885 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 39%,截止到 2011 年末,仍有 1696 个乡(镇)未设任何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绝大多数金融服务营业网点被设置在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仅 18%的农户能够获得贷款,获得保险、基金、证券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农户更是少之又少,与现代化金融改革形势相悖;非城镇地区的金融机构类型也呈现出单一化的特点,服务机构主要集中为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这些都导致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难以到位,农民日益扩大的金融资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处于相互抑制的“马太效应”中。金融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为破解“三农”难题,治理城乡不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价值来看,农村金融排斥是农村资源稀缺、农村金融被边缘化、政府行为失灵的表现之一。本文以农村金融排斥为视角,基于省际宏观数据分析农村金融排斥的程度以及形成原因,从而为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提出可行政策、措施,在宏观层面上为金融排斥演化规律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微观金融排斥群体摆脱排斥困境提供理论指导。
……….
1.2 文献综述
金融排斥问题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英美金融地理学家对贫困社区中金融服务缺失的研究,Leyshon and Thrift(1993)率先提出了金融排斥的概念,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贫困人群生活在城市郊区或者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交通工具,以及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实施的撤并政策,都加大了贫苦人群获取金融服务的难度,因此 Leyshon and Thrift(1995)将金融排斥定义为,被地域限制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逐渐远离金融服务机构,最终导致无法享用金融服务。此后,关于金融排斥问题的研究逐渐升温,目前已有较多的文献资料对各国金融排斥展开研究,本文将国外综述分以下 3 部分展开:概言之,国外对金融排斥问题的形成原因的研究包括经济因素方面(Amaeashi,2006)和社会因素方面(FSA,2000)。Amaeashi认为不同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导致了当地金融排斥程度具有差异。在社会因素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Kempson 和 Whyley(1999)通过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认为人口因素是影响金融排斥水平的重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区位差异和民族、受教育程度、语言和宗教信仰等;FSA(2000)更是对金融排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失业、住房条件恶劣、人口结构、年龄阶段等因素都有可能是金融排斥的诱因;Anderloni 和Bernard Bayot(2008)强调了银行经营方式对金融排斥的影响,繁琐的流程和严格的借贷条件都有可能导致金融排斥。
……….
第 2 章 金融排斥相关理论分析
2.1 金融排斥理论
从上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金融排斥研究源于,英美的金融地理学家对于落后社区的人们无法获得相应金融服务的研究,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提出的背景是落后社区中银行收缩政策的实施和汽车产权的缺失。随后国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发现金融排斥形成的原因并非局限在银行零售营业网点的收缩,研究方法和选取样本所在的时间、空间区域的差异性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多元化,发现金融排斥的形成原因并不完全一致,但国内外学者对金融排斥的整体框架给出了统一的意见:金融排斥指的是,人们在金融体系中享用金融服务存在障碍的一种状态,不仅包括获取方式、途径的有限,还有利用金融产品、服务上上也存在诸多困难。除了以早期研究的地理可达性因素衡量金融排斥外,Kempson&Whyley 提出了金融排斥的六维的动态符合评判标准,即地理排斥(Physical Access Exclusion)、营销排斥(Marketing Exclusion)价格排斥(Price Exclusion)、条件排斥(ConditionExclusion)、评估排斥(Access Exclusion)和自我排斥(Self-exclusion)。其中,地理排斥是指客户由于地处偏远而无法就近获取金融服务;营销排斥是指金融机构出于营销目标将客户排除在外;价格排斥是指客户由于金融服务、频频定价过高而无法进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条件排斥是指客户没有满足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附加条件而被正规金融体系排斥在外;评估排斥是指银行以较为严格评估流程而未将客户纳入目标服务之内;自我排斥是指客户自认为自己不具备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条件,或由于自身金融习惯而主动将自己排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也是薄弱环节。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活动,包括农业、农民和农村的金融。农业发展理论是农业政策制定、实施的有力支撑,农村金融理论有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学派: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并在 80 年代广泛盛行。考虑到农业生产是弱质性产业,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殊生产特征,,农村居民被认为是没有储蓄能力、资信水平较差,难以成为银行的逐利目标。农村居民“短、小、频、快”的贷款需求,缺乏足值的抵押品和贷款条件,是其被排斥在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村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需要通过外部政策资金的注入,通过建设非盈利性质的金融机构来加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积,农业信贷补贴明显带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信贷补贴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是农村金融陷入困境的原因,农民增收没有改变其习惯性拖欠、不审慎使用贷款的恶劣违约行为,各级政府所发放的政策性贷款也因此沦为“政策坏账”。根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这种信贷补贴政策实质上不能有效解决供给匮乏、需求强大的农村金融矛盾,不可能引导农村金融正确的发展方向。农村金融市场论。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世界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开始作为主流农村理论出现,它对传统信贷补贴理论的前提提出质疑,并逐渐替代了信贷补贴理论。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在金融扩张中的作用,认为农民具备一定的储蓄能力,低的利率水平只会抑制农村金融的发展,而非正规金融渠道能在一定程度满足人们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重视市场化改革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极力排斥政府使用行政手段。但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完全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摩擦力,完全取消政府的调控,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配置,无法培育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失灵,仍需要一些非市场性的行政手段进行适当的干预。
………..
第 3 章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现状审视........12
3.1 农村金融排斥的宏观衡量.... 13
3.1.1 机构萎缩.... 15
3.1.2 涉农贷款占比........ 16
3.1.3 资金外流........ 17
3.2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具体表现及地区差异....18
3.3 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指数测度......22
第 4 章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分析....29
4.1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形成的理论分析......29
4.2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3
第 5 章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治理....39
5.1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39
5.2 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 39
5.3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40
5.4 引导民间借贷.......40
5.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1
第 5 章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治理
5.1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破除城乡二元结果是治理农村金融排斥的根本路径,要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必须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入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产生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恶劣的金融生态环境以及农村居民较低的资信水平,因此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以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进而改善农村居民的财富状况和资信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由于我国城乡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因此必须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协调。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之余,将第二、第三产业成为拓宽农村居民收入的关键途径,为农村金融发展建立良好的平台,并且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政策促进农村地区区域平衡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的措施,以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根据前文的对于金融排斥的描述性统计发现,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向发生偏离是金融排斥形成的直接原因,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单凭金融机构本身无法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这就必须要依靠加强对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支持,提高其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产品的积极性。
……….
结论
从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到,交通运输条件所代表的基础设施水平对金融排斥影响显著,交通便利、信息传递便捷的地区金融服务更为发达。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金融普惠的重要手段,对缓解金融排斥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落后,加大了居民在获取金融服务和相关金融信息的成本,降低其享受正规金融服务的意愿。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如交通运输设施、国际互联网覆盖率、并帮助农村居民更好地获知金融知识和相关资讯,为金融机构顺利开展营销活动构造良好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使用度。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8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