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解决视域中的黎族习惯法
本文关键词:纠纷解决视域中的黎族习惯法
【摘要】:习惯法来源于习惯,同时又发源于原始宗教图腾所产生的禁令,这也是习惯法发展中的一个常规流程,黎族习惯法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依据于这个特征。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原住民,尽管并没有一定文字记录,不过在过去几百年生活、实际劳作中慢慢形成了一些祖祖辈辈相传、长时间存在并给当地族人所坚信的习惯法以及禁令。黎族人民想要确保全部族人的利益、维护族人内部生活现状,促使生活区域稳定与发展,习惯法在这些方面上起着十分重要积极作用。对黎族生活习惯进行分析,不管是专门针对于黎族日后发展还是所有人类社会进化历程来看,都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南岛上最先出现的居民就是黎族,黎族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样具有历史价值。黎族生产生活习惯在海南岛经济发展和建设中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拥有很明显特色的习惯法。在这种法律约束下,社会生活大体维持了一种自然成长的现状。不过加上黎族并不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字,所以很难找到对当时习惯以及生活现状进行记录的文献资料,造成人们很难去掌握黎族习惯法。怎样摸索黎族传统习惯法以及在生活中此法是如何运用就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研究方式。对黎族纠纷解决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范畴上解决上述难题。就黎族传统社会现状背景来看,对黎族社会本身具有的法制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到当时黎族社会是处于自然生长规律中,并且这些规律在当时对当地居民生活来说是具有很高地位,同时这种生长状态也在不断刺激着黎族矛盾处理体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作;在这个条件上,分别探究黎族当地出现那些各式各样生产生活秩序以及这些秩序遭受侵害之后产生的一些矛盾;要想对黎族传统社会矛盾处理机制进行研究,就要对一些代表性案件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黎族本地在对矛盾进行解决时以矛盾调处为主要方式的常规程序规范,并说明维持秩序所具有的价值;然后对矛盾中各个参与方进行了解,从参与方视角出发研究黎族当地纠纷处理体系。它在传统社会中不仅展现了秩序最高的价值理念,还包括很多形式特征,神判与械斗是当地两种具有代表性处理纠纷的办法。黎族传统纠纷体制所便表现出一些价值和特征依然拥有借鉴意义,虽然这种方式早已被当代国家纠纷处理体制所取代,但是这种处理体制还是拥有一定生命活力,所以对传统习惯法管理之下的纠纷解决体制进行研究,还是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意义,这为以后促进国内当代法治进展也有着很大启示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晖;论司法改革与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2 范愉;;纠纷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司法;2008年00期
3 王亚明;;中西方纠纷解决机理探析[J];唯实;2008年02期
4 易军;;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与非正式纠纷解决[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5期
5 王亚明;;传统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旭东;;纠纷解决含义的深层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6期
7 范忠信;;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J];法治论坛;2009年04期
8 朱思可;;完善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政府纠纷解决效能[J];世纪桥;2010年17期
9 李栗燕;鲍玮;;和谐社会视野下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3期
10 周亮;司振魁;;浅议法律谈判的纠纷解决[J];商品与质量;2011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王志坚;;建立城市社会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的民意基础[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岳运生;;发挥律师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唐晓梅;;雷山苗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调查[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5 赵传毅;;诉讼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6 邱岳;;情理:串联盐业纠纷解决规范依据的红线[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7 刘如翔;;香港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8 马聪;;浅析我国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方然;;小额经济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Cox比例风险模型为依据[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滕亚为;;试析当前纠纷的特点与完善纠纷解决机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纠纷解决机制 宜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龙飞;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进展顺利[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侯小伟;南京秦淮设立快速消费纠纷解决通道[N];中国工商报;2014年
4 王生长 为本报评论委员会委员;大力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法制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6 刘晓鹏;我国拟立法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胡江根);常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袁婷 整理;宋鱼水:为百姓构建多种纠纷解决机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9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制协调司 青锋 袁雪石;感受美国纠纷解决体制机制的特色[N];法制日报;2011年
10 王继学;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多元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卫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费先梅;清代豫西地区水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戴云;多元权威冲突与交错[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琛;论根据合意的纠纷解决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银华;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乡镇政府参与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李海博;小额贷款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张桢雪;平寨村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赵泊然;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纠纷解决机制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吴良良;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与法律路径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郝勋;我国大学生与就读高校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8 栾锋;完善银行业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陈玉璞;英国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李翠侠;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39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3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