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从“末位淘汰”看解雇语境下的“不能胜任”——以“指导案例18号”为背景

发布时间:2018-01-23 11:01

  本文关键词: 末位淘汰 不能胜任 解雇限制 工作规则 绝对性评价 出处:《法学》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指导案例18号"从"末位淘汰"这一焦点问题切入解雇语境,直言不应以"末位"等级定义"不能胜任",更不能单纯以"末位"为由作出解雇决定,乃是立足于立法之上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补强。然补强之时,或因学说准备尚且不足,整个论述总难免停留于问题的表面,对于"末位"与"不能胜任"之间的具体关系,始终未予厘清,其指导性价值亦难免因此而受限。要突破这一限制,就必须从根源入手,深入挖掘解雇语境下胜任能力评价所应秉持的衡量标准、考察维度及其证明之法,并以坚实的理论支撑,继续探索判旨背后的未尽事宜,探索"末位淘汰"之制的真正出路。
[Abstract]:"guiding case No. 18" cuts into the context of dismissal from the focus of "final elimination", and should not use the definition of "last" rank as "incompetent", let alone make a decision on dismissal on the basis of "last place". Is based on the weak link above the legislation, timely to strengthen. However, when the reinforcement, or because of inadequat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the whole discussion will inevitably stay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blem.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ast place" and "incompetence" has not been clarified, and its guiding value is bound to be limited. To break through this limitation, we must start with the root cause. In the context of in-depth exploration of competency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smissal should adhere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imension and the method of proof, and with solid theoretical support,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outstanding issues behind the decision. To explore the real way out of the system of "final elimin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中华文化学院;
【分类号】:D920.5;D922.52
【正文快照】: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8号,即“中兴通讯(杭州)有限责任公司诉王鹏劳动合同纠纷案”(2013年11月8日发布,以下简称“本案”),是案例指导制度实施两年多来所发布的第一个劳动法案例。本案以“末位淘汰”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末位”与“不能胜任”之间的微妙关系,切人到整个劳动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凡兴;目前关于末位淘汰的争论[J];石油政工研究;2003年03期

2 周斌;;“末位淘汰”之 利弊[J];工友;2003年05期

3 李战辉;末位淘汰的“三个误区”[J];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Z1期

4 王节英;;末位淘汰需要过程公平[J];农村工作通讯;2004年09期

5 张贤东;“末位淘汰”当慎行[J];人才开发;2000年06期

6 潘华;;创新民主评议方法 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南昌市开展民主评议“百名处长”的做法[J];当代江西;2009年05期

7 顾林丽;;末位淘汰制度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8期

8 张思玉;实行干部位次管理末位淘汰法的理论与实践[J];发展论坛;2000年07期

9 露雪;跟“末位淘汰”叫板[J];工会博览;2001年16期

10 章国明;民主评议 末位淘汰[J];中国监察;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运政执法队伍建立和完善“末位淘汰”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中等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二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晓义;李维安;李建标;郑巴音;;首位晋升与末位淘汰机制的实验比较[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立杰 常斐 本报通讯员 王平;末位淘汰冲击[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奚旭初;无道的末位淘汰才该淘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严宝康;“末位淘汰”不是万应灵药[N];解放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高峰;我市组织督查二十二户环境污染末位淘汰企业[N];临汾日报;2006年

5 记者 安洋;山西重点污染行业实行“末位淘汰”[N];人民日报;2006年

6 堂吉伟德;“末位淘汰”该淘汰了[N];中国妇女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侯杰;告别末位淘汰稳健务实再创业[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张东川;末位调整——末位淘汰的有益补充[N];中国人事报;2003年

9 罗瑞荣;“末位淘汰”的是是非非[N];中国审计报;2003年

10 记者 赵秋风 通讯员 邓海峰 马林生;末位淘汰动真格 渭南经营不为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舜;企业末位淘汰机制问题探析[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57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57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