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知情与保密:私权对公权的信息悖反——以美国保密法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2 15:22

  本文关键词: 保密权 知情权 美国保密制度 信息悖反 信息公开 出处:《河北法学》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民主社会中,知情与保密是公民的一项互为呼应的基本权利,人民享有不受干扰自由取得各种信息并进而请求提供信息的权利。政府的产生是公民权利集合的结果,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主动知悉国家运作过程中的管理信息。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与拥趸者,有义务提供充足且正确的信息以保障公民人身及财产安全。但当这些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时,应当授权政府免于公开秘密信息。公民的知情权与信息保密权的悖反心理及矛盾情状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愈演愈烈。以美国保密法律及制度为范式,系统探究美国知情权与保密权结合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保密制度的借鉴和启示。
[Abstract]:In a democratic society, it is a basic right of citizens to know and keep secret. The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have free access to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without interference and then request information. The government is the result of the collection of citizens' rights and citizens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The right to be aware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is the largest collector and supporter of information. There is an obligation to provide adequate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to safeguard the personal and property security of citizens, but when such information relates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authorized to avoid the disclosure of secret information. The contrary psychology and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of citizens' right to know and the right to keep information secret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ight to know and the right to secre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secrecy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12.1;D971.2
【正文快照】: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著作《经济与社会》中指出官僚机构与生俱来的本性便是保密。对于任何一个政府而言,保密是必须的,但对于任何一个民主政府而言,信息获取、信息公开却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民主的政府,如果没有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焯;知情权在我国的确认与实现刍议──写在中国记者节确立之日[J];河北法学;2001年01期

2 王平正;;公法意义上的知情权解读[J];河北法学;2007年07期

3 孙宝云;赵冬;;论美国保密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蔡保兴;;论荀子“礼”与霍布斯“约”思想之异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5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8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9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涌植;;公民了解权的政治保障[J];当代法学;1988年02期

2 宋小卫;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3 叶必丰;论公民的“了解权”[J];法学评论;1987年06期

4 黄德林,唐承敏;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J];法学评论;2001年05期

5 孙宝云;李艳;;保密管理改革:奥巴马政府的新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晋阳学刊;2011年01期

6 刘飞宇;论知情权的请求权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孙宝云;;国家秘密:中美两国的不同界定及制度背景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2期

8 刘广登;困境与出路: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实现[J];法学论坛;2003年04期

9 汪习根,陈焱光;论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10 孙宝云;李波洋;;定密主体自利性对信息公开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丽娟;公民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濮恒学;论知情权及其立法保障[D];郑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伟;王广怀;;刍议国防知识产权保密权[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2 关玉广;王彤;;涉税信息保密权保护问题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年14期

3 曹振;;我国律师保密权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4 周守俊;;关于辩护律师保密权的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7期

5 唐·帕克;周叶谦;;瑞典计算机化社会的弱点[J];环球法律评论;1984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傅鼎生 作者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举报者的保密权应当尊重[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2 记者 季明;上海:设“第三方”防政府滥用保密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安徽省蚌埠市地税局 汪丽丽 郝朝信;个人隐私范畴模糊影响纳税信息保密权的落实[N];中国税务报;2009年



本文编号:1484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84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