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专利确认之诉诉讼要件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5 21:04

  本文关键词: 专利诉讼 确认利益 确认之诉 确认不侵权之诉 出处:《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中,美国专利诉讼最为典型。了解美国专利诉讼的被告防御方法特别是确认不侵权诉讼,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本文对美国专利诉讼确认之诉的诉讼要件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与完善我国的专利权确认之诉制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理论研究、司法实践与产业界的迫切需要。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美国专利确认之诉制度概述。本章简单介绍了美国专利权确认之诉的历史沿革及法理基础;提起专利确认之诉的方式与效果;诉讼文件提出的内容与撰写方式。 第二部分:美国专利确认之诉诉讼要件。美国专利确认之诉法律要件的发展自出现以来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1)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断是否受理确认之诉,传统上是以是否具有实际上争议与合理忧虑来判断的。(2)在Med Immune, Inc. v. Genentech, Inc.案判决后,美国最高院法院认为应公平衡量双方之所有状况及客观环境事实后,谨慎判断受理确认之诉,有扩大了受理确认之诉的范围的趋势。 第三部分:介绍了美国确认之诉的两种特殊诉讼的诉讼要件。强制反诉制度与权利人提起的确认之诉。 第四部分:美国专利确认之诉法律要件制度对我国的专利诉讼制度的借鉴及启示。不论过去、现在、将来的法律关系及法律基础事实,只要诉之利益符合确认利益的法理基础,即原告“有即受判决之法律上利益”时,就允许提起确认之诉。法院受理确认之诉应权衡“原告为保护其法律上地位有无起诉之必要”及“被告在诉讼上之防御权”,公平衡量当事人双方利益。
[Abstract]:In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patent liti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ost typical. It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protect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the litig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patent litigation confi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ow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patent right confirmation in China, which is an urgent nee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judicial practice and industr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is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legal basis of patent confirmation a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way and effect of filing patent confirmation action; The content and writing method of litigation documents. The second part: the litigation requirements of patent confi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elements of patent confi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inly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since its emergence. The Federal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 decided whether to accept the confirmation complaint. Traditionally, it is judged by whether there is a real dispute and reasonable anxiety) after the Med Immune, Inc.Genentech, Inc. decision. After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held that all the conditions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facts of both parties should be judged fairly, it was prudent to judge and accept the confirmation action, which had the tendency of enlarging the scope of accepting the confirmation action.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special litigation elements, compulsory counterclaim system and confirmation action brought by the right holder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art 4th: th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legal elements system of patent confi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patent litig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legal relationship and the legal basis facts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gardless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As long as the interests of litigation conform to the legal basis of the recognition of interests, that is, if the plaintiff "has the legal interests to be adjudicated". The court should weigh "the plaintiff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his legal status" and "the defendant's defense right in litigation", and weigh the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fairly.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71.2;DD9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亚军;;隐名股东确认之诉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2 黄文官;谷佳杰;;“恶人”先告状 法院应受理——论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的确认利益[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衣娅妹;;从诉讼标的角度论诉的识别[J];理论观察;2008年06期

4 熊亮;;论确认不侵权诉讼的性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胡川宁;;论因判决而生的物权变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贝冬梅;丧葬费生前求偿之研析[J];法学;2002年10期

7 徐辉鸿;;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受理条件探析[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8 石纪虎;;关于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的探讨[J];政治与法律;2009年05期

9 许忠伟;;单纯确认劳动关系之诉是否应当受理[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10 陈绮霞;;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德国《投资人示范诉讼法》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宏光;;构建我国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制度——以美国确认之诉为借鉴对象[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2 姚兵兵;;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制度的设立及纠纷解决机制[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3 温旭;;专利被告应诉的十大策略与技巧——浅谈被告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绝处逢生变被动为主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4 宋黎晓;闫林;白云;;论行政不作为的合法性审查——以课以义务诉讼案件审理模式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马晓青;陈晓琦;;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植物专利保护的区别[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6 陈伏发;;预防性行政诉讼的构建与规范——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云;;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地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孙明岩;;美国专利改革介绍[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9 李斌馨;;美国KSR诉Teleflex案回顾及其对美国专利法律体系的影响[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谢建平;徐建平;陆飞;;如何保证合作研发成果不因为“保密现有技术”而不能获得美国专利?[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 王维永;确认不侵权之诉与反向确认之诉比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陈鹏飞 李二虎;无争议的确认之诉及其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代贞奎;侵权人提起赔偿确认之诉的处理[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法院 马云跃;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确认之诉的判决[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王瑞玲;知识产权不侵权确认之诉的起诉条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6 江 伟 孙邦清;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提起确认之诉的适格性[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王 佩 范晓波 谭照印;此案应如何处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朱朝阳;亲权确认之诉中如何运用证据规则[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吴长军;公司决议无效确认之诉相关法律问题评析[N];国际商报;2010年

10 孙 璐;“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涛;民事诉讼要件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杨军;诉的利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汉昌;诉讼标的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匡青松;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刘柱;可变盐单胞菌中草甘膦抗性EPSP合酶新基因克隆、大肠杆菌表达及其抗性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杨中楷;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和育东;美国专利侵权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朋;美国专利确认之诉诉讼要件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丽云;试论确认之诉[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伍安富;论确认之诉[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瑶瑶;确认利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黄启辉;行政确认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夏永全;确认之诉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张一文;论民事诉讼的诉讼标的和识别标准[D];四川大学;2005年

8 姚丽君;论诉讼要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波;民事诉讼要件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熊亮;论确认不侵权诉讼的诉的利益[D];云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92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92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