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律文明中的犹太因素
本文关键词: 欧洲法律 犹太法 教会法 习惯法 出处:《北方论丛》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律文明是欧洲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制度、思想等是欧洲人引以为豪的文明形式,对世界其他地区法律文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它的发生和演进既与日耳曼因素有关,也与罗马、基督教因素有联。由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由于犹太人长期生活在欧洲,犹太因素也是欧洲法律文明发生与演进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欧洲法律文明的来源之一,如犹太法是教会法的基础和渊源,犹太法在习惯法中也留下了印迹;欧洲的法治理念、信仰法律的思想与犹太法律思想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近代以来,犹太人为近现代欧洲法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bstract]:Leg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its legal system, thought are Europeans proud of the form of civilization, th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civilization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idely and deeply. The occurrence and evolution of both Germanic and related factors, and also Rome, Christian factors. As Christianity and Juda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term and because of the Jews living in Europ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Jewish factors indispensable factors also European law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European law civilization, such as the Jewish law is the foundation and origin of church law, Jewish law in customary law has left Europe imprinting; the concept of rule of law, have a certain origin relation thought with the Jewish legal thought of legal belief; in modern times, the Jews hav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uropean law.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A77002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LS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潇;;法律与信仰:天学视野的古今之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张顺;;解构司法民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王亚军;宋佳;;论徽商的“好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刘精忠;犹太婚姻理念试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彭凤莲;;商业贿赂的社会文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史婧力;;谈犹太民族流浪史及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起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龙开祥;;“严打”刑事政策的法理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石茂生;吴礼宁;;论法治建设中的信仰危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梁正瀚;;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廖柏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帆;;从许霆案看法律推理和衡平法制度[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8 王喜国;;透析精神家园应把握的四个维度[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9 肖晗;;从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看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法官的培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邢国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法律信仰[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应慧娟;中世纪教会结婚仪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莉萍;堕落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仲俊;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秋华;西欧中世纪法制发展特点论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王小波;;罗马法的历史影响探微[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3 姜栋;赵丹;;试析西方法律中的宗教因素[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何柏生;;意见一致,判决无效[J];读书;2009年12期
5 周简;习惯法国家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J];华北国防医药;2000年03期
6 喻晶;焦翔;;农村习惯法与现代法治[J];台声.新视角;2005年07期
7 张志芳;;习惯法刍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高其才;;探寻秩序维持中的中国因素——我的习惯法研究的过程和体会[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3期
9 高军;;试论习惯法及其适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欧阳文东;肖静;;民间习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斌;;盐业契约中的习惯法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2 王雪梅;;清代自贡盐业契约中习惯法实施的保障机制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4 韩荣培;;水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张渝;王佳;;清代占里侗族婚姻习惯法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徐晓光;;清朝政府对苗族立法与苗疆习惯法的准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李剑;;论南诏的法律制度[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9 许嘉璐;;序[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铁柱;;试论蒙古古代约孙的成文法[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铁川;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上)[N];检察日报;2003年
2 郝铁川;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中)[N];检察日报;2003年
3 王怀成;德惩处“普利森焚书”案肇事者[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许章润;“习惯法”的当下中国意义[N];法制日报;2009年
5 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蒋华林;习惯法的前世今生[N];检察日报;2010年
6 王金贵;从春节放假看习惯法的力量[N];检察日报;2006年
7 蔡海波;从“私了”看我国习惯法的现实意义[N];法制日报;2008年
8 彭艳艳;法国民法典[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为什么“法律必须被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周学;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N];中国民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菲;希伯来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陈颐;腓力四世到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法律与国家建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赵勇;竞争与合作:凉山彝区民间调解与国家司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新林;论习惯法的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旭;清代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地租佃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黄民;论本土资源的现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曾思平;清代以来岭南地区瑶族习惯法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7 徐艳燕;论教会对基辅罗斯习惯法的改造[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朱泽坤;中国古代成文法形成时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付五平;论尼日利亚伊格博族习惯法[D];湘潭大学;2006年
10 董翼;民族法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16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1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