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及其借鉴
本文选题: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 切入点:环境侵权因果关系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日本,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依托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在环境犯罪刑事政策和环境刑法机能化的指引下独自发展。在整体思维模式和刑法规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属于刑事法中的推定,其证据规则应符合环境刑法的功能诉求,以区别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在我国,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使其因果关系的认定面临更大的困境,所以,需要合理借鉴日本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在跨越学科壁垒的过程中探求更具层次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认定规则。
[Abstract]:In Japan, the causality of environmental crim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tort causa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environmental crime and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it develops alone. In the overall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riminal normalism, the causality of environmental crime is a presumption in criminal law. The rules of evidence should conform to the functional demands of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the causality of environmental tort. In our country, the modified crime of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makes the determination of causality more difficult, so,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ausality of environmental crime in Japan reasonably, and to seek more hierarchical,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rules in the process of crossing disciplinary barrier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A类奖学金资助(留金发[2011]3005号)
【分类号】:D931.3;D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明楷;;刑法目的论纲[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庄劲;论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倡导[J];政法论丛;2003年06期
3 庄劲;从一起案例看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6期
4 姜正扬;王秋雯;;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局限与突破[J];政治与法律;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运锋;;刑法目的解释的作用、边界及规制[J];北方法学;2011年06期
2 陈君;;论疫学因果关系在污染环境罪中的适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徐成宝;;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刑法理念的更新——兼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和谐社会价值蕴涵的体现[J];财经政法资讯;2011年02期
4 王军明;夏威;;刑法解释立场论[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5 刘长秋;;论药害侵权及其民事救济理论与制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朱艳萍;应金鑫;;对“致人重伤、死亡”的规范性分析[J];法律适用;2009年12期
7 曹炜;;虐待动物行为的刑法评价[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11期
8 邓子滨;;如何看待国家官员的超法规免责事由[J];法学;2012年08期
9 王引;;论刑罚目的范围之厘清[J];法制与社会;2013年09期
10 黄俊辉;梁勇;;疫学因果关系初探——以食品卫生犯罪为视角[J];长江论坛;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冬梅;监督过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军明;共同犯罪视域下的身份犯及其展开[D];吉林大学;2009年
3 高星;监督过失犯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家耀;风险责任视野下的过失危险犯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戴翠虹;医疗侵权因果关系探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安然;论我国积极的环境刑事法治之建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卢娜;诈骗罪若干问题的探讨[D];南昌大学;2011年
5 杨琼;食品安全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6 宋明珠;公民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权利保障与法律责任[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7 胡羿;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违法性[D];苏州大学;2011年
8 黄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李元媛;论刑事审判中的目的解释[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徐子良;刑事法中推定原则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治东;“疫学因果关系”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2 叶明,吴太轩;试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庄劲;论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倡导[J];政法论丛;2003年06期
4 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J];中国法学;2000年01期
5 张明楷;;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J];中国法学;2006年04期
6 庄劲;从一起案例看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翔;郭镰;;论贪贿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责任——以《联合国反腐公约》确立的推定规则为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2 曹艳春;刘秀芬;;职场性骚扰案件的证明责任研究——兼从推定角度谈举证责任分担[J];法学杂志;2009年06期
3 游伟,肖晚祥;刑事推定与犯罪的认定[J];人民检察;2001年12期
4 游伟,肖晚祥;刑事推定与犯罪的认定[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赵信会;民事诉讼推定之理论基础及功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6 宋素红;罗斌;;我国新闻诽谤诉讼中推定的滥用及其原因——中美新闻诽谤诉讼程序性责任的分担比较[J];国际新闻界;2006年06期
7 夏良田;;精神病问题证明责任之我见[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申敏;;论拟制与推定——兼论《刑法》第267条第2款[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王晓辉;;推定边缘性之考辩[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肖宏;析证明责任在我国民事诉讼模式中的适用[J];人民司法;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则达;;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初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肖刚;;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运行失范之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伍光红;;刑事证明责任主体论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莫神星;闫子皎;;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的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5 沈文华;;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搞好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6 韦宏让;季保德;;用全熔融新型塔式风冷造粒工艺生产复混肥的技术优势及其可借鉴之处[A];全国第14届新型肥料技术及新工艺推介研讨会论文资料汇编[C];2009年
7 邹德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8 王宗廷;;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王韩;;发展信息产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台湾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和启示[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敬波;;法国独立行政机构及其借鉴意义[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学棉;经验法则与证明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陈薇;完善检察机关证明责任之构想[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安徽省马鞍山市检察院 蔡勇;证据“非法”的证明责任并非全由控方承担[N];检察日报;2008年
4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5 林少棠;从证明责任分层理论看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杨立茂 陈朝阳;强制执行中“证明责任”的再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狄红红;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8 陈媛媛;中美环境公益诉讼都不容易[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陈卫民 刘沛,
本文编号:155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5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