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习惯法的生活伦理特性
本文选题:民族 切入点:习惯法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具有丰富的生活意蕴和伦理内涵,并表现出鲜明的生活伦理特性。主要体现在:与习惯法主体的民族性相对应,民族善恶观念表现出生活化多元性;与民族法渊源的习惯性相吻合,习惯法规范作用模式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与民族习惯的法律化相联系,民族习惯法体现了丰富的道德生活属性。
[Abstract]:As a folk law applicable in ethnic areas, ethnic customary law has rich meaning of life and ethical connotation, and show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ethics, 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subject of customary law.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good and evil shows the diversity of life, accords with the habit of the origin of the national law, and shows the relative closeness of the action mode of the customary law, and is related to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custom. The national customary law embodies the rich attribute of moral life.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2 王明雯;;凉山彝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断裂及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3 邹渊;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4期
4 覃主元;壮族习惯法及其特征与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5 陈金全;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性质与特征——以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为中心的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6 韦志明;;法律习惯化与习惯法律化(上)[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7 衣家奇;民族习惯及习惯法的规范价值[J];社科纵横;2005年02期
8 刘艺工,高志宏;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价值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9 玉时阶;瑶族习惯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瑞懂;武汉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安;对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1988年02期
2 徐祖祥;试析近代以来云南瑶族传统游耕经济和村社制度中的宗教因素[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梁治平;习惯法、社会与国家[J];读书;1996年09期
4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5 韦玖灵;从石牌话看瑶族的原始法律意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6 周敦耀;金秀瑶族石牌制度的社会管理机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7 张有隽;吃了一山过一山:过山瑶的游耕策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徐晓光;中国多元法文化的历史与现实[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吴治德;《侗款》的“款”字探源——兼谈“都”字[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10 黄海;荔波瑶麓乡瑶族亲族制度考察[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刚健;;浅议民族习惯与民族习惯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杨华双;;论民族习惯法中的和谐理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6期
3 贾德荣;;对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与调适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马德虎;;浅析民族习惯法[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5 游训龙;;民族习惯法研究的新尝试——评《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J];民族论坛;2012年24期
6 王学辉;;民族习惯法与现行法制的冲突及其消融[J];现代法学;1993年06期
7 韦成球;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的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8 柴进;国家法制统一视野中的民族习惯法[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9 龙大轩;民族习惯法研究之方法与价值[J];思想战线;2004年02期
10 刘晓明;论民族习惯法之社会功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飞;;文化多元与人权普适——以和谐社会语境之民族习惯法的发展引导为例[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2 梁玉多;;东北古代民族习惯法的演化进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李茂久;;刑法视域下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性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4 涂少彬;;民族习惯法的双重困境及其程序破解——基于博弈论的分析[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孙韩;;民族自治区域立法需重视民族习惯法资源[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周相卿;;文化模式原理对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启示[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周学;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 黄海鹰;优化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璞;鄂温克民族习惯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刘珍;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黄璐;贵州黔东南州侗族民族习惯法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调研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祺好;从并行走向融合[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5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0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