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法上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10:34

  本文选题:产前侵权 切入点:医疗职业过失诉讼 出处:《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是美国判例法上新近出现的侵权诉因,是指在产前遗传咨询和检查中,医生因过失未提供正确的信息,使患有严重遗传性缺陷的婴儿出生,父母或婴儿要求医生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类产前侵权诉讼。目前我国审判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与此类似的案件,但是国内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紧密联系着的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为研究对象,用历史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详细阐述美国法上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的发展沿革、典型案例及法律适用时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以期为我国司法审判实践提供清晰的相关侵权的法律适用思路。 本文除引言外,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本文对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的上位概念产前侵权进行了综述。产前损害之救济与一般侵权的重要区别是涉及对未出生儿权利之损害,故本部分在叙述产前侵权发展之余,亦阐明了美国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未出生儿权利始于何时的三个认定标准。紧接着,依据产前损害之侵权救济的发展,笔者综述了产前侵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其中产前侵权的分类以侵权行为人的特殊身份和胎儿损害赔偿的发生原因为标准,并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最后,笔者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联系和区别及特征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第二部分,笔者重点阐述了美国法上不法出生侵权的法律适用。首先,笔者综述了不法出生侵权的发展沿革:从司法上不愿认可不法出生侵权到受Roe案判决和知情同意理论的影响,不法出生侵权被认可成为趋势。其次,笔者选取了华盛顿和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首次认可的不法出生侵权案例以作介绍。华盛顿是在Harbeson案中同时认可了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而阿拉巴马州则在Keel案中详细阐明了不法出生侵权中的争议性问题,即因果关系、损害赔偿和政策考虑。再次,笔者详细阐述了美国法上不法出生诉因的侵权要件,即义务及注意义务标准、义务的违反、近因和损害。其中,对争议性的近因和损害要件本部分亦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介绍了现今的主流观点。最后,关于不法出生侵权损害赔偿的争议,本文从最具争议性的孩子抚养费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二个方面,重点探讨。对孩子的抚养费赔偿,笔者认为“利益抵消规则”不能适用;对精神损害赔偿,笔者倾向于采用旁观者理论限制精神损害赔偿。 第三部分,笔者重点阐述了美国法上不法生命侵权的法律适用。首先,笔者综述了不法生命侵权的发展沿革。目前,仅有四个州认可不法生命侵权,且仅准许专门费用之赔偿。其次,笔者选取了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最高法院首次认可的不法生命侵权案例以作介绍。加利福尼亚州的Turpin案判决是之后不法生命侵权获得认可的主要依据。再次,笔者对驳回不法生命之诉的二个主要理由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驳回不法生命之诉的理由并不成立,且在本节最后提供了一个计算损害赔偿额的方法。最后,笔者对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诉讼的赔偿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笔者综述了美国法上关于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诉讼的赔偿现状。二者赔偿的冲突点在于与孩子残疾相关的专门费用之赔偿。其次,笔者探讨了在健康保健系统不充分的条件下,二者赔偿及赔偿关系的处理。 第四部分,笔者首先实例考察了我国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诉讼案。其次,笔者借鉴美国法上的司法实践,分别分析了我国不法出生和不法生命侵权责任构成的四要件,以期为我国类似案例的处理提供清晰的相关侵权的法律适用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71.2;D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西林;;由违约责任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初探[J];金融经济;2005年06期

2 李欣;;协议离婚后,还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吗[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1年07期

3 毛卫邦;;论精神损害赔偿[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政策顾问[J];党的建设;2010年02期

5 叶顺丽;;浅析精神损害概念之实质[J];学理论;2011年17期

6 伍鉴萍;;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向红;;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制度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8 赵崇杰;;公诉办案中法理与情理关系的把握[J];中国检察官;2011年10期

9 沈开举;;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的进步与缺憾[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8期

10 董满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之看法[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以《侵权责任法》为分析对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王卫江;;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郑伟;;浅述精神损害赔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汪旭鹏;;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答海花;;用双脚谱写生命的交响乐——无臂青年姚伟的辉煌人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宏星;梁根科;;浅谈精神损害赔偿[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高文英;;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建立和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肖红星;;人体损伤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刍议[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卢嘉亮;;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虎;不要忘记精神损害赔偿[N];重庆日报;2003年

2 ;我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N];法制日报;2003年

3 陈智伦;精神损害赔偿应否纳入国家赔偿法[N];检察日报;2005年

4 河南省浚县人民法院 桑文宇 郭芳;非自然人可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鹰远;立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体现社会进步[N];贵阳日报;2008年

6 宫兆洲 陈莉;开玩笑造成伤害 精神损害赔偿被驳回[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毛国平;法人违约是否该进行精神损害赔偿[N];经理日报;2009年

8 记者 谭浩 吴晶晶;精神损害赔偿拟纳入国家赔偿范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钱骏 韦玉茹;法人能否提出 精神损害赔偿[N];江苏法制报;2009年

10 沈周凤;道交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龙武维;临终关怀陪伴伦理之进路[D];复旦大学;2011年

5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孙维飞;当代侵权行为法学之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云岭;现代医学情境下死亡的尊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立涛;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董传岭;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3 魏灿;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4 秦唱;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闫明;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焦卫;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李晓东;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程谦;论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D];暨南大学;2010年

9 罗晓波;论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娟娟;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43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43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