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计量法学学科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06:15

  本文选题:计量法学 切入点:形而上学范式 出处:《湖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计量法学是指通过收集大样本数据,,对具有数量变化关系的法律现象进行计量研究的交叉学科。它独立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数量变化关系的法律现象。而这其中又包括了直接在法律中体现出来的数量现象和从具有大样本数量变化的现象中抽象出数理关系的法律现象;独立研究方法是实证和计量的方法。计量法学的形而上学范式包括关系论以及证伪思想。社会学范式中的假设包括因素或关系存在性已知、影响因素具有的稳定性和适用的法学理论前提具有正确性;目前主要运用的领域包括建立各种数据库,法官判决预测、制度评价等。其人工范式凸显了模型建立,研究步骤是:理论假设—数据收集与整理—参数估计—模型检验。 与传统法学比较,在形而上学范式方面计量法学、法律经济学和法律社会的关系论不同于传统法学的本质论。社会学范式上计量法学中的确定性是个案将来信息的完整,这有别于传统法学中将确定性理解为相同情况相同处理。另外,计量法学解决了传统观法学中解释学循环的问题,他从非形而上的角度确定了正义。计量法学不是属于传统法学中的某个次级学科,其更没有与后者的部门法学科处于同一位阶。人工范式方面,计量法学通过理论假设获得新命题不同传统法学单纯的归纳方法。与法律经济学比较,计量法学系统论有别于前者的个体论,以事实为逻辑起点有别于法律经济学的效率论。虽然两者都运用定量化和模型化,但是计量法学以模型为中心不同于法经济学着重理论解释。与法社会学比较,两者人性假设和对法律现象的认识一致,但是计量法学认为规范的效力源于社会控制不同与法社会学的心理盲从。
[Abstract]:Econometrics refers to the collection of large samples of data, The interdiscipline of econometric research on legal phenomena with quantitative change relationship. Its independent object of study is the legal phenomenon with quantitative change relationship, which in turn includes the quantity directly reflected in the law. The phenomenon and the legal phenomenon of abstracting mathematical relation from the phenomenon with large sample number variation; The metaphysical paradigm of econometrics includes relation theory and falsification thought. The hypothesis in sociological paradigm includes known factors or the existence of relationship. The stabilit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premise of applicable legal theory are correct. At present, the main application fields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databases, the prediction of judges' judgments, the evaluation of system, etc. The research steps are: theoretical hypothesis-data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parameter estimation-model tes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jurisprudence, in the metaphysical paradigm of econometr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economics and legal socie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jurisprudence. The certainty of metrology in sociological paradigm is the integrity of the case information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econometrics solves the problem of hermeneutics cycle in traditional jurisprudence. He defined justice from a non-metaphysical point of view. Econometrics is not a sub-discipline in traditional jurisprudence, nor is it at the same level as the latter's branch of law. In comparison with legal economics, the system of econometrics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dividual theory of the former. Taking fact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efficiency theory of law and economics. Although both of them use quantification and modeling, econometrics centered on model is different from the emphasis on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law and economics, which is compared with sociology of law. The hypothesi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legal phenomena are consistent, but econometrics holds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norms originates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control and the psychological blind adherence of sociology of law.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2.1;D9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9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李素文;李松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文献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马起辉;徐敏宁;;政府职能定位的三维考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10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7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47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