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共和国法治建构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发布时间:2018-03-26 20:06

  本文选题:法治 切入点:国家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5期


【摘要】:国家主义作为一种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熔铸在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实践中。考察国家主义思想史,强调国家是自足自洽的存在,相对于个人和社会,国家具有更高级的"善"和更大的优越性。法治与国家主义存在着明显的互益与背反关系,法治建构依赖国家的积极作为,但法治的限权性色彩又挑战了国家主义扩张权力的合法性。梳理共和国法制(治)历程以及学界对法治立场的认知,勾勒出国家理性在法治实践中的概况,明确国家主义在我国法治建构中的现实合理性;并在承认国家主义的作用基础上坚持法治道路,达致"国家统治-社会自治-个人自主"三者协同的治理结构,实现法治建构的本土化思路。
[Abstract]:Nationalism, as a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ideology, has been formed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The state has higher "good" and greater superiority. There are obvious mutual benefits and nega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national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depends on the positive actions of the state. However, the limiting color of the rule of law challenges the legitimacy of the expanding power of nationalism, combing the course of the legal system (governance) of the Republic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tandpoint of the rule of law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outlin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rationality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ule of law. Make clear the realistic rationality of nationalis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adhere to the road of rule by law on the basis of acknowledging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ism, and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national rule, social autonomy and individual autonomy".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主义法律观研究”(14AFX004)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学德;试论中国的“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及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蒋传光,张建设;论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的法治道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唐朝莉,谭宏;对“德治”思想的再认识[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5 谌洪果;;“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法治生成模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张君君;;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道路的选择——读何勤华《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径和模式的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7 何平立;;市民社会、中产阶层与法治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1期

8 黄捷;段平华;;论程序法治文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梁迎修;;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演变及其实践逻辑[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10 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J];中外法学;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熊先觉;;董老对“法治”和“法制”的界定与使用——兼论我国法治道路的曲折与艰辛[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2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3 魏俊哲;;强化司法权威: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熊先觉;;百年中国法治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胡云腾;袁春湘;;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张华德;武杰;;熵理论视域下的法律移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史俊;;马克思异化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内涵和价值探析[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安锦荣;;沈阳经济区建设与司法环境优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曙宏 赵永伟;法治道路断想[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马守敏;安全生产必须走法治道路[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郭学德;“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思考[N];学习时报;2000年

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兴良;法治道路[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记者 甘敏;增强使命感 做好法治宣传教育[N];法治快报;2009年

6 郭道晖;以最少成本推进法治进程[N];福建日报;2006年

7 康韧;《林业法学》[N];中国环境报;2004年

8 王俊秀;立法时代的见证[N];法制日报;2002年

9 本报评论员;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国[N];法制日报;2003年

10 孙笑侠;法治乃法律人之治[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祝庭显;民本与民主交织下的新中国法治之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晓奋;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陈世平;论法的继承[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刘进;中国法治建设道路的检讨、选择与出路[D];江苏大学;2007年

4 葛建义;论法治与市民社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邵文娟;中国法治化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6 王永浩;毛泽东邓小平法制思想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朝亮;构建未来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D];清华大学;2005年

8 张斌;隐私权论[D];四川大学;2005年

9 吴小丽;中国乡土秩序的民间法阅读[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乔瑞;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法律文化的碰撞[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6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