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英海上保险合同缔约单证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8-03-28 00:32

  本文选题:承保条 切入点:投保单 出处:《学术交流》2014年03期


【摘要】:我国现代海上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直深受英国法的影响。在英国海上保险市场中,最有特色和创新的当属承保条制度,承保条是基础性缔约单证之一,并且在英国判例法下将对承保条的认购行为确定为承诺。与之对应,在我国的海上保险市场,作为与承保条相似的海上保险投保单,作为保险实务中标识合同成立、确定合同内容以及落实赔偿责任的重要单证,在我国海上保险合同的订立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其性质被确定为要约,但是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却没有对其进行任何规定。因此,应当借鉴英国承保条制度的合理性,在两种单证之间的比较中寻求承保条制度对我国投保单制度的启示,以期对完善我国海上保险立法有所裨益。通过对海上保险下英国承保条制度以及我国投保单制度详细的剖析和对比,提出在我国法律中应当明确投保单之法律地位与法律效力及其与其他保险单证的法律关系,在实务上应当对投保单的格式进行统一,并鼓励保险经纪业的发展。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modern marine insurance legal system in China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English law. In the British marine insurance market, the most distinctive and innovative is the underwriting system, which is one of the basic contracting documents. And under the case law of England, the subscription behavior of the underwriting is determined as a commitment. Accordingly, in the marine insurance market of our country, as a marine insurance policy similar to the underwriting, it is regarded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ing contract in the practice of insuranc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contrac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documents of liability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rine insurance contract in China, although its nature is determined as an offer, However, there is no provision for it in the relevant laws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 we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rationality of the British underwriting system, and seek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underwriting system to our country's insurance policy system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documents.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British underwriting system under marine insurance and the insurance policy system of our countr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egal status and legal effect of insurance policy and its legal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insurance documents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in our country's law, and the form of insurance policy should be unified in pract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brokerage industry should be encouraged.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商法研究》;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32013113)
【分类号】:D956.1;D922.294;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初北平;李婉;;英国海上保险合同的订立[J];中国船检;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雪春;;合同自由原则在国内法中的法律限制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徐卫;;信托受益权:物权?债权?抑或新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陆坡;代位求偿权行使条件之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许硕;;论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在我国的确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戴海波;刘合英;刘云飞;;论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肖建国;黄忠顺;;“预交罚金”的法律定性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岳业鹏;;中国法语境下的并存债务承担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徐玉梅;;商业合同附随义务根本违约之判断标准[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9 何丽新;李金招;;论承运人私自处分货物应属海运一切险承保范围[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10 林新华;;论提前解约权——以《海商法》第255条为中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罡;;也论可撤销合同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王亮;;物业合同法律性质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陈敬根;;预约保险合同与其项下航次保单的关系[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4 王保树;;信用、信息和健全信用机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何志鹏;;完善海商信用规则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6 陈亚芹;;海上保险委付制度探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郑才荣;;论海上保险合同转让与保险索赔权转让[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晋松;;审视与重塑:待审批合同生效之障碍及克服——以《合同法》第44条的适用展开[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9 王华伟;;好意施惠侵权的责任认定与赔偿限度——以“重大过失”的多维判断为核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10 向逢春;;质疑税收优先权[A];财税法论丛(第11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安宁;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周海涛;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郑晓哲;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的突破[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齐恩平;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金玉;海上保险告知义务矫正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传禄;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慧英;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邹娟;保险人说明义务范围及方式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璐;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霞;马艳飞;;小议英国海上保险法如实告知原则中“重要情况”的评判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2 张洁;投保单位状告商业保险──我国首例由投保单位状告商业保险机构案例在衡阳一审终结[J];中国公务员杂志;1996年12期

3 葛鹏;投保单+保险业务员承诺=〉保险合同成立[J];江苏保险;1996年01期

4 周赛阳,戴迎禧;此案应该赔付[J];上海保险;1998年02期

5 陈怀宇;保险公司应否给付两份保险金[J];人民司法;1993年12期

6 习宏,安群;珠海:中国最大寿险索赔案始末[J];中国律师;1996年10期

7 杨智祥;一例船舶保险索赔案的思考[J];上海保险;2003年04期

8 杨立宪;人身保险合同的缔约赔付责任[J];保险研究;2002年09期

9 张应华;这起保险索赔案应如何认定?[J];人民司法;1990年12期

10 楚萧;一起人寿保险的是是非非[J];健康生活;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益国;;美国保险欺诈的治理[A];北京保险学会2007专题研讨——“骗赔——车险之殇”[C];2007年

2 杨金凯;;由一起巨额保险诈骗案引发的思考[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骆正斌;以案看风险之——营销员篇[N];中国保险报;2008年

2 李记华;漠视投保单 保险人追偿受挫[N];中国保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马璐瑶;“承诺前死亡”直面法律真空[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承保时不合规合同能否成立[N];证券时报;2003年

5 和平;存单变变保单客户告银行被驳[N];中国保险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陈天翔;“如实告知” 是健康保险能否获赔的关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吴贻伙 舒城县人民检察院 孙家道;人寿保险所主任骗保是贪污还是诈骗[N];检察日报;2008年

8 谭松平;签“错”保单责任自担[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冯朝阳 法 声;25万元保险金该不该赔[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王惜纯;保险需诚信 欺瞒终徒劳[N];中国质量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婧;英国海上保险下承保条的法律地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厉星星;曼斯菲尔德与18世纪英国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付锦蕊;试谈《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的语言特点[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4 孟聃;英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陈彤;德国保险合同法中透明度相关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3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73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