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从法制教育到法育——论法育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8-05-29 01:21

  本文选题:法育 + 法制教育 ; 参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摘要】: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普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开展多年。但随着当代社会的变迁与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深入推进,其理论的深度已略显不足。所以有必要将青少年法制教育上升到法育的层面,通过突出法育思想理念之育、能力程序之育、知法守法用法之育的特点,将其理论根基深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进而推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该概念的吸纳。
[Abstract]:Juvenile leg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egal populariz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any years. 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depth of its theory has been slightly inadequat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aise the legal education of teenagers to the level of legal education. By emphasizing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concept of legal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of ability and procedure, and the education of knowing the law and abiding by the law,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educa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socialist legal system, and then promote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o absorb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BEA110036)
【分类号】:D90-4;D43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进义;法制宣传教育的性质、价值及创新初探[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2 齐建辉;;正当法律程序价值理论的反思和重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伟;;我国检察机关不起诉制度及其完善[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蒋秀兰;;宪政视野下的刑事诉讼[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张映雪;;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不起诉制度的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元鹏;李寿荣;;刑事诉讼中的和谐价值论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纪程瑶;;试论程序正义——由莫兆军案想到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8 李晓春,杨玉洪;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法理学评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9 欧爱民;民事制裁行为质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李冠新;程序、社会正义与法治社会[J];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林晓霞;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品泽;人本精神与刑事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闫丽彬;行政程序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程龙;对程序正义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认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邓武强;交警行政检查正当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王平伟;试论高等学校校规的违宪审查[D];湘潭大学;2010年

4 尼双纳;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郭克明;论我国客观行政诉讼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廷楮;不起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文婷;审前律师辩护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李椿洋;检察官起诉裁量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9 王瀚卿;浅议我国公诉撤回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吕杰;论我国缓刑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张令杰;程序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1994年05期

3 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4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5 陈端洪;法律程序价值观[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6 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华;强化法制教育的五种探索[J];中国司法;2001年08期

2 张雅维;把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发展论坛;2001年06期

3 ;发挥学校 家庭 社会3个作用 高质量抓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J];中国司法;2003年02期

4 刘咏梅;中美高校法制教育之比较[J];前沿;2004年03期

5 葛缨;冯维;;我国家庭法制教育现状与展望[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闫明霞;;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赵金和;;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传承;2010年18期

8 吴东兴;张黎娟;;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9 迟会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李双龙;;我国法制教育的误区及理念的现代化转向[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柏宏媛;张建国;;浅析现代高校的法制教育[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张国;;浅议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制教育[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梁秋实;刘孝士;张红瑛;;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永进;;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河北省关工委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5 刘永军;;加强法制教育 凸现时代特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朱东明;陶升华;;当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陈荣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小学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8 周晓玲;;太仓市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现状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9 胡文丽;张萍;;关于我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对策[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梁一芳;;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 军;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法制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司法部党组成员 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 岳煊一;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思路[N];法制日报;2000年

3 张建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探讨[N];西安日报;2005年

4 周应Z

本文编号:1948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48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