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预防投入不足的法经济学解析

发布时间:2018-05-29 02:59

  本文选题:医疗纠纷 + 医患关系 ; 参考:《中国卫生经济》2017年06期


【摘要】:文章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在医疗纠纷发生过程中医患双方预防投入不足的原因,即医方的原因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扭曲-医生人力成本被严重低估,信息不对称导致医方存在道德风险;患方的原因为过错成本低、违法行为未支付合理对价,并在此基础上,从医方和患方角度构建了预防医疗纠纷的法经济学路径,即医方的路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合理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对医生实现正激励;建立合理的控制机制,实现最佳预防;患方的路径:采取比较过错归责原则,实现最佳预防;让病人为违法行为支付合理对价,实现理性解决纠纷的激励。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law and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hortage of prevention investment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disputes, that is, the causes of doctors'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he distortion of medical service prices, and the serious underestimation of doctors' manpower cost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leads to moral hazard in doctors, the causes of which are the low cost of fault and the failure to pay reasonable consideration for illegal act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legal and economic path to prevent medical disput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That is the path of doctors: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classifi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price of medical technical services to achieve positive incentives to doctors,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control mechanism to achieve the best prevention; The path of the patient: to adopt the principle of comparing fault imputation, to realize the best prevention, to let the patient pay the reasonable consideration for the illegal behavior, and to realize the incentive to solve the dispute rationally.
【作者单位】: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人民医院;
【基金】:四川省社科重点基地“纠纷解决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资助课题(2015DJKT2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R19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琳;李野;杨悦;;基于法经济学的药品质量风险规制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2年05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文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法经济学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中国的发展[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殷继国;周琳静;;法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9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10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立君;我国法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N];光明日报;2006年

2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法经济学: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黄东黎;法经济学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齐延平;展现法经济学的演进逻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魏建;使法律分析更为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6 魏建;“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济南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7 孙秋枫;法经济学:用经济的方法分析法律活动[N];检察日报;2004年

8 深圳大学法学院 本报特约记者 应飞虎;准确了解人类决策有助于促成更好的法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明;法经济学——透视经济生活新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赵孟(编辑);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栾国华;美国法经济学评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年

4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田洪捚;国际私法法经济学分析评述[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法柏;现代环境法的运行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凌;金融市场治理与公平参与[D];天津大学;2007年

8 徐兴祥;合同法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邵兴全;解读法经济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高明;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静;行为法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自路;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反思:以法经济学为视角[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甘永琼;民诉先行调解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湘潭大学;2016年

7 张晓荣;法经济学路径下环境执法和解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余庙喜;农民农地金融制度的法经济分析[D];温州大学;2016年

9 张丽娜;雇主转承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汤洁;法经济学之“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发展走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9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49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