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本中“公共利益”的法规范分析——以类型理论为视角
本文选题:公共利益 + 立法 ; 参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我国在众多的法律中使用了"公共利益"这一法律用语,但却未能作出明确的定义,这就为"公共利益"的法律适用带来了困扰。为了增强法律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以类型化的视角重构"公共利益"条款。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不同,我国现行法中的"公共利益"可以分离为四种类型:立法目的型、权力界限型、权利限制型以及例示型。但在公共利益类型的认定上,我国现行法尚缺乏完整的认定体系。因此,"公共利益"条款的类型化重构除了继续肯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认定职能外,还应当明确立法机关的认定职能,并以例示规定的方式增加法律文本中"公共利益"的确定性。
[Abstract]:Our country has used the legal term "public interest" in many laws, but has failed to make a clear definition, which brings trouble to the application of law of "public interes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ertain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law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public interest" cla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tents of legal norms,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current law of our countr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legislative purpose type, power limit type, right restriction type and example type. However, the current law of our country lacks a complete system of cognizance of the type of public interest. Therefor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clause should not only confirm the cognizance functions of the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organs, but also clarify the cognizance functions of the legislative organs. The certainty of "public interest" in legal texts is increased by means of illustrative provision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可;类型思维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以传统抽象思维作为参照[J];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张千帆;;“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2005年05期
3 胡鸿高;;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从要素解释的路径[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4 刘风景;;例示规定的法理与创制[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娜;;哈特“法律规则说”探析——以里格斯诉帕尔玛案为切入点[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2 王林敏;;论法官适用民间习惯的合法性难题[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1期
3 肖彦山;;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关系为视角[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陈运华;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5 姚俊廷;重新检视“以法律为准绳”[J];河北法学;2002年04期
6 王进文;法律移植社会环境下的文化认同——对法律移植效果的文化分析[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7 高岚君;义务先定论与国际法[J];河北法学;2004年02期
8 付家东,陈雄;略论苏联到俄罗斯法定义的变迁[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9 张慧平;诚实信用原则与法治的契合——作为宪法原则的诚实信用[J];河北法学;2004年07期
10 任广浩,叶立周;论权利冲突——以利益冲突为线索的考察[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峻峰;;拆迁、政治过程与制度变迁——对拆迁制度改革的法经济学考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魏泽瑞;容舒楚;柴瑶;张嵩迎;孙潇;;棚户区居民决策影响因素探究——以济南市为例[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赵一强;;法律伦理主要问题研究简述[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10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彩霞;;刑法价值判断的实体性论证规则[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李可;原则和规则的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2001年05期
3 屈茂辉;类推适用的私法价值与司法运用[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4 胡建淼;"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5年01期
5 苏彩霞;;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6 包万超;;实证行政法学与当代行政法学的基本难题[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7 姜伟,陈正云;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兼析为收养而偷盗婴儿的行为应否定罪[J];人民检察;2001年01期
8 范进学;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9 张翔;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10 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北京;[N];南方周末;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红妙;武建敏;;案件事实与法律文本的解释之契合[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罗德刚;;论法律文本的特点[J];知识经济;2011年08期
3 汪浩;法律文本解释规则及其合理性──兼与梁、苏二先生商榷[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 夏康明;;经贸法律文本中相关词的语用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风景;龚斌;;互联网:法律文本的新载体[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蒋甜甜;;英文法律文本中的但书条款[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永红;;法律文本中“对”字句的统一与规范[J];政法学刊;2010年05期
8 雷绍玲;陆俊松;;论法律变迁中的“规范穷尽原则”[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杨爱林;;论当代法律文本的主流文化蕴涵[J];求索;2011年08期
10 杜广才;;英语规范性法律文本的特点及其汉译策略[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莫旭强;朱玲;;法汉法律文本中的被动句式及其翻译策略[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戴俊;;破冰之路:委托执行反思与变革[A];贵州法学(2014年第5期)[C];2014年
3 杨绍江;;WTO法律文本的语言分析[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谢英;;法律文本中“的”字短语的特点及运用问题[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钟小凯;守护法律文本 维护法治根基[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王丽;让法律文本带着温度走进百姓生活[N];商务时报;2014年
3 本报评论员 李杏;执行力源于法律文本的精确性[N];长江日报;2013年
4 何峥;密云县支行 制定贷款合同借据等重要法律文本管理办法[N];粮油市场报;2009年
5 姜福东;法官在法律发现过程中的价值[N];法制日报;2010年
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人 董佰壹 李金慧 武建敏;法律文本的目的论向度[N];光明日报;2010年
7 任强 李连宇;法律与电影:视界融合中的法律文化[N];法制日报;2006年
8 李勇;法律文本简约未必是美[N];法制日报;2005年
9 记者 张晓松;我国入世法律文本将尽快公布[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黄希;“山城摘星”的行与思[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林;法律文本模糊性的语言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2 范佳宇;试论法律文本英译问题与对策[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吕影;法律文本中的“国家扶持”[D];苏州大学;2014年
4 刘娜;俄语法律文本的汉译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黄力菲;法律文本中的衔接手段[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林静;法律文本的翻译难点及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3年
7 周婉;基于语料库的有关南海法律文本的批评性语篇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胡佳;交际论视角下的法律文本英译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刘利艾;英语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与翻译[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玲;英汉法律文本在句法层次上的对比与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5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1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