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漏洞的成因及其补充
本文选题:法律漏洞 + 法律漏洞的成因 ; 参考:《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十九世纪后期,法学家耶林的目的法学开启了自由法运动。开始对“法律的逻辑体系自足,法秩序无漏洞”观点进行批判,法律漏洞被最终承认。所谓法律漏洞,是指在现有条件下,以现行制定法或习惯法的基本思想及内在目的为基础,对于某项问题的法律规定,未能完全实现主体预期目标的法律缺陷。它具有:不完满性、限制性、违反计划性和狭义法律解释方法的不可适用性等特征。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律漏洞分为:全部与部分的法律漏洞;自始与嗣后的法律漏洞;明显与隐藏的法律漏洞。……若法律发生下面的情况,就可以认定存在法律漏洞:(1)对该生活事件完全没有法律规范加以调整;(2)对该生活事件虽有规范加以调整,但是规范之间相互矛盾;(3)法律对与该生活事件相类似的案件做了规范,但对该生活事件没有任何规范加以调整;(4)法律对该生活事件虽有规范,但该规范的规定不甚妥当。 通过对法律漏洞的全面认识,能够看出它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具有不完满性。而法律的保守、滞后、僵化和对社会生活控制分寸的把握等诸多方面无一不是指向于它。法律之所以存在不可完善性,主要由三部分原因造成:一部分源自于它的保守性取向;一部分来自于其与生俱来的僵化性;最后一部分则是与法律所具有的对社会生活的控制限度密切相关的问题。 法律的不完善性决定了法律漏洞必然会存在,,问题是:面对亟待裁判的争讼案件和无可回避的法律漏洞,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的方法,却并不限于法律解释学的补充方法。主要包括:法律规范的类推适用、法律规范的目的性限缩与扩张以及发挥性的补充适用。
[Abstract]:In the late 19 th century, jurist Yering's purpose law opened the movement of free law. Starting to criticize the view that the logical system of law is self-sufficient and the order of law is free from loopholes, the loophole of law is finally recognized. The so-called legal loophole refers to the legal defect that,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idea and the internal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atutory law or customary law, the legal provisions of a certain issue fail to fully achieve the expected objective of the subjec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completeness, restriction, violation of plan and inapplicability of narrow legal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ndards, legal loopholes can be divided into: all and part of the legal loopholes; from the beginning and subsequent legal loopholes; obvious and hidden legal loopholes. If the law has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legal loophole: 1) there is no legal norm to adjust the life event. (2) although there are regulations to adjust the life event, the norms contradict each other; 3) although the law regulates the case similar to the life event, but there is no norm to adjust the life event, the law has a norm on the life event, but the regulation is not very appropriat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loophole, it can be seen that its core characteristic lies in its incompleteness. But the legal conservatism, lag, ossific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social life, and so on many aspects are not pointed to it. The reason why the law is imperfect is mainly caused by three parts: part from its conservative sexual orientation, part from its inherent inflexibility; The last pa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gal control of social life. The imperfect nature of the law determines the existence of legal loopholes. The problem is that in the face of contentious cases and unavoidable legal loopholes, we have to supplement the legal loophol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social life. The method of supplementing legal loophole is not limited to the supplementary method of legal hermeneutics. It mainly includes: the analogical application of legal norms, the limit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purpose of legal norms, and the 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 of exertion.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新磊;王艳芝;;法官裁判案件时对法学方法的选择适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5期
2 王翠花;;浅论法官面对法律漏洞的释法[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3 刘星;;略论法律适用中的疑难案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刘凯湘;;论民法解释之依据与解释方法之运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马国梅;;法律漏洞之研究[J];黑河学刊;2011年07期
6 李同民;;法律解释与漏洞解决[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7 魏胜强;;法律的和谐与法律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梁兴国;;法律续造:正当性及其限制[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年00期
9 王宜珂;;浅析法律解释的漏洞补充功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姚煜;;试论法律漏洞之司法填补[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孙国华;;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张红霄;;我国林业行政执法者法律解释能力分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4 张德满;;法律解释与律师诉讼业务[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魏治勋;;论法律解释的合法性逻辑结构[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晓慧;;略论转型期的法官造法及其控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顺万;;法律完全性之悖及解悖方法[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10 胡晓慧;;略论转型期的法官造法及其控制[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副主任 王岳;细化法规才能更好呵护生命[N];法制日报;2008年
2 方张接 宗新建;名企频遭侵权暴露商标注册法律漏洞[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3 袁场;“网络暴力第一案”背后的法律漏洞[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周兴中 曹雯芹;从公法与私法的角度分析法律漏洞的补缺[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石敬涛;堵住公款行贿的法律漏洞[N];法制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宋华;冒牌汽配挑战法律漏洞[N];证券时报;2001年
7 ;如何理解法律适用中的法律漏洞[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胡道才 晏祥龙;谈法官在裁判中的法律解释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万学忠;法律漏洞缺陷亟待堵漏补缺[N];法制日报;2001年
10 袁明圣 吴 萍;法律解释的司法终决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龙;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D];山东大学;2005年
3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4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雷小政;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刘行;行政审判依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邹治;法律漏洞的认定与填补[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静;法官个案法律解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灵海;解释学与法律解释[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3 单忠献;从文本世界到现实世界: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尹洪阳;法律解释的本体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谢雪雁;中国司法解释体制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统松;挪用公款罪法律解释之评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苏哲;我国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梁彩虹;法官的法律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高莉;论法律漏洞及其填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尚志;论能动司法的限度[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9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1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