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试图说服自己,今日依然”——中国法律与文学研究20年
本文选题:法律 + 文学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17年03期
【摘要】:目前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领域过于狭窄。说是集中在文学中的法律,其实也很少关注文学作品,基本都是电影中的法律。原因是影视的冲击,阅读的衰落,令本来就不多的经典文学文本进一步消解。社会变迁促使研究者和学术消费者共同创造了快餐型的文学(电影)中的法律研究。但电影中的法律替代不了文学中的法律,因为文本精读更可能引发理论反思。法律与文学研究还有其他问题,众多次生领域被人冷落,如有关文学的法律以及通过文学的法律。但最大问题是,在这个匆忙的商业时代,这个研究领域的前景注定相当黯淡。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ield of law and literature in China is too narrow. The law that is concentrated in literature, in fact,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literary works, basically are the laws in movies. The reason is the impac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the decline of reading. Social changes have prompted researchers and academic consumers to create a fast-food literature (film) of the law. But the law in the film can not replace the law in the literature, because the intensive reading of the text is more likely to lead to theoretical reflection. There are other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law and literature, such as the law of literature and the law of passing literature. But 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in this hasty business age, the outlook for this research area is doomed to be rather bleak.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齐家:男女有别[J];政法论坛;2016年04期
2 苏力;;阅读的衰落?[J];求索;2015年11期
3 范志忠;唐朱勇;;2014年国产电影大数据分析[J];当代电影;2015年02期
4 刘藩;刘婧雅;;当前中国电影营销的关键问题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草半;;真实的谎言与真诚的谎言——电影《光棍儿》及其他[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6 苏力;;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J];中国法学;2007年05期
7 苏力;;戏仿的法律保护和限制——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切入[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8 胡兴成;;再说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法律问题[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苏力;中国传统戏剧与正义观之塑造[J];法学;2005年09期
10 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历史中国的经济构成与整合[J];求索;2017年07期
2 刘杨;;中国IP电影发展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7年57期
3 张建;;以民间法为方法[J];民间法;2017年01期
4 张学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观察:1949-2016[J];党政研究;2017年03期
5 苏力;;“一直试图说服自己,今日依然”——中国法律与文学研究20年[J];探索与争鸣;2017年03期
6 王晓骊;;从古代文学叙事中庶民的司法想象看中国法律文化[J];理论与改革;2017年02期
7 史超;;国产电影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7年03期
8 于胜男;徐君;;数字3.0时代的国产电影营销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24期
9 胡洪葵;;法律与文学视角下的《断案精华——大清拍案惊奇》文本解读及启示[J];德州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10 王晗;;电影《美人鱼》的营销传播特色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旖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力对比谈[J];新闻传播;2013年09期
2 杨沉;张家武;;对网络阅读的理性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年01期
3 冯芷艳;郭迅华;曾大军;陈煜波;陈国青;;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李云根;;宋代入赘婚略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5 胡宏伟;曹杨;吕伟;;心理压力、城市适应、倾诉渠道与性别差异——女性并不比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更严重[J];青年研究;2011年03期
6 赵晓力;;中国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J];文化纵横;2011年01期
7 纪韶;李舒丹;;北京市农民工生活方式五年间转变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年02期
8 李桂梅;谭小华;;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量统计分析报告[J];中外企业家;2009年14期
9 苏力;;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J];中国法学;2007年05期
10 宁晓菊;;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以南华工商学院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明;;法律与文学:可能性及其限度[J];中外法学;2006年03期
2 韩晓利;;理论是灰色的,,但方法之树常青——《法律与文学》导论与第二编读后感[J];研究生法学;2008年02期
3 郑红云;;浅议法律与文学的关系[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4 陆怡;;法律与文学:冰与火的遐想[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陈文琼;;“法律与文学”的中国语境化解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青梅;赵革;;“法律与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邱志强;;法律与文学的联袂[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7期
8 尹延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法律与文学”运动[J];电影文学;2009年07期
9 徐忠明;温荣;;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刘仁文;;法律与文学的互视[J];法制资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赖梁盟;;法律与文学的结缘[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2 赖梁盟;;从法律的角度看文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3 李妍;;法制文学与《名侦探柯南》的共同视域[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仁文;法律与文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康天军;“法律与文学”研究:可能与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胡水君;“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连泰;法律与文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范玉吉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律与文学远非一场“误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罗春伟;以“法学之眼”看文学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汤海庆;法治的文学和文学的法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孙丽;一条学术研究的新路径[N];检察日报;2006年
9 刘汉波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与法律跨学科研究宜多向拓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丁英 李培锋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夏洛克艺术形象的法学解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星显;基于关系视角的法律与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健;法律与文学的关联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梁健康;论“法律与文学”运动的后现代特征及其理论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袁明波;法律与文学[D];上海大学;2015年
4 刘星显;“法律与文学”的后现代之维[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马慧茹;“法律与文学”运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谷新景;权利平等与理性宽容[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克江;元杂剧《窦娥冤》之法律视角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8 付红梅;“二拍”中的诉讼故事及其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吴峤滨;程序正义之再认识[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孙丹;从潘金莲案析宋代通奸罪[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43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4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