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国与中华文明的自我超越
本文选题:以法治国 + 中华文明 ; 参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6期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正突进深水区。以法治国的改革主题,已经鲜明呈现出来。人们长期习惯于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的改革定势来观察中国改革的这一演进。除开这一观察视角外,还可以从中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审视。以法治国,正是中华文明自我突破、自我超越的崭新文明主题。以法治国超越中华传统文明的血缘性文明定位,推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法治文明。在这里,曾经左右人们看待中华古典文明的古代史意识形态与充满悲情的近代史意识形态必予终结。在此基础上开启中华文明自主转轨的通道,真正实现以法治国,促使中华文明在为人类贡献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以法治建构和责任制政府的挺立,夯实中国的现代文明基础,并寻求人类文明的创新。
[Abstract]: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is entering deep water areas. The reform theme of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has been presented clearly. People have long been used to observ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form from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o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Apart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can also be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is the new civilized them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break through and surpass itself. The rule of law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the modern rule of law civilization. Here, the ideology of ancient history and the ideology of modern history, which once influenced people to view Chinese classical civilization, must come to an end. On this basis, we should open the channel for the independent transi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ruly realize the rule of law, and promote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build up its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by rule of law and to stand up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ts fruitful administrative system for manki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China's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seek innovation in human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看守所制度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刘希洋;;清代前期地方社会矛盾和社会治理——以徐士林《守皖谳词》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强舸;;血缘社会与专制国家:古代中国国家起源的一种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刘康磊;;无讼与厌讼之辩[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5 李方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情理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沈明;;前版权时代的智识权属观念和出版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7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8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9 王辉;;试析汉代子女对父母的告发权与诉权[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钱泳宏;;清代夫权的法定与恣意——基于《大清律例》与刑科档案的考察[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胡江天;;浅谈和谐社会的法治与儒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青连;;清代理藩院司法功能研究——以清代蒙古地区为中心的考察[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5 王扬;;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复调法治”的新视角[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顺欣;陈健鸿;;中国司法文化递嬗之建筑学观照——以古代衙署和现代法院的立面图像为分析基点[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其银;略论以法治国[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2 徐中玉;经济发展更要以法治国[J];检察风云;1998年05期
3 吕艳;;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J];民主;1998年08期
4 江伟;杨大文;余先予;夏吉先;于光远;宦乡;张友渔;周谷城;叶尚志;顾执中;本刊评论员;;要真正做到以法治国(系列理论文章)[J];民主与法制;2009年22期
5 ;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J];理论参考;2003年10期
6 凌相权;;新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法[J];法学评论;1983年01期
7 蒋碧昆;;以法治国的新宪章[J];法学评论;1983年01期
8 孔小红;最优法律效果初探[J];探索;1986年03期
9 刘喜发;;谈毛泽东以法治国思想[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10 田军;以法治国与严格执法[J];法学天地;199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苏立清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以法治国是基本国策应建立法制环境状况问责制[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宁;韩非以法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梅中会;商鞅变法思想及其法哲学内涵的思考[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7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4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