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一百步与五十步:法条主义与其批评者的差别

发布时间:2018-07-05 01:08

  本文选题:法条主义 + 波斯纳 ; 参考:《江汉论坛》2014年02期


【摘要】:自理性主义时代以来,法条主义一直是主流司法决策理论:它虽曾面临现实主义或其他学派的激烈批评,却几乎总能化险为夷、历久弥新,有时甚至让它的批评者在不知不觉间拜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在于法条主义既符合人们关于法治、司法实践的某种道德预期,更在于它在面对司法实践时看上去确实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然而,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它具有的不过是一种或然性解释力,这使得法条主义注定只能是一个关于司法决策的迷思,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个有益的迷思。
[Abstract]:Since the era of rationalism, legalism has been the mainstream theory of judicial decision-making: although it has faced fierce criticism from realism or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 it has almost always been able to escape danger and become old and new. Sometimes it even lets its critics unwittingly worship. The reason for this situation may be that legalism not only accords with people's moral expectation on the rule of law and judicial practice, but also appears to have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in the face of judicial practice. However,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it has only a probabilistic explanatory power, which makes legalism destined to be only a myth about judicial decision, although to some extent it may be a beneficial myth.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法律方法的司法公信力构造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CFK007)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公信力与法律方法论”(项目编号:2012B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奖金资助项目“司法决策过程研究”(项目编号:2013221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峗;;非典型案例的典型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强;;道德哲学的三种悖论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成海鹰;;波德莱尔笔下的城市巴黎、都市情感和体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严婷婷;我国纳税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静;拷问佘祥林一案诉讼程序上的瑕疵——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和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德恒论坛第三讲[J];中国司法;2005年07期

2 周叶中,江国华;法律理性中的司法和法官主导下的法治——佘祥林案的检讨与启示[J];法学;2005年08期

3 周峗;;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辩证法[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4 陈实;;佘祥林案件的思考与启示[J];理论界;2005年12期

5 陈峰;佘祥林案的另一种思考[J];人民检察;2005年14期

6 周峗;;立法语言的特点:从描述到分析及证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2期

7 陈卫东;;“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J];中外法学;2005年05期

8 吴丹红;;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J];中外法学;2006年02期

9 冀祥德;;民愤的正读——杜培武、佘祥林等错案的司法性反思[J];现代法学;2006年01期

10 陈兴良;;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考察:以刘涌案和佘祥林案为标本[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探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张贤明,张喜红;试论法治与民主的基本关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3 赵蔷;法治与德治辨析 兼论江泽民的“以德治国”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田白;超越法律[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段爱萍;论小康社会法治的现实回应[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林雅;法律解释的真谛:波斯纳法律解释理论梳理[J];法律适用;2004年04期

7 梁家峰;法治的合法性追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张伟;;市民社会是实现法治的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9 马可;;和谐:法治与市民社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10 乔舒轶;周月;;法律观念现代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罗洪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治”与“法治”[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屒修;;自治而非管制才是侵k 法的本岅——评,

本文编号:2098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98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