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调适:嘉庆朝废员发遣新疆案中的法理情
本文选题:清代 + 新疆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31期
【摘要】:清代新疆曾接收过为数众多因罪因过革职遭遣的"废员",通过对嘉庆朝新疆废员发遣案情的梳理,以期探讨法理情在废员发遣案中的冲突与调适。
[Abstract]:In Qing Dynasty, Xinjiang had received a large number of "scraps" who had been dismissed for their crimes. Through combing the case of Xinjiang scraps sent out by Jiaxing Dynasty, the author hopes to discuss the conflict and adjustment of legal principles in the case of scrap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
【分类号】:D929;K24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蒋冬梅;;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会林;;人情:传统司法适用民间法的进路——基于涉及“招夫养子”习俗之诉讼中批词与判词的考察[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4 蔡晓荣;;中国近代民法史研究的可能进路:兼及方法与资料[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5 王清;尹为;;晚清版权立法的前期实践——地方性行政规章的类型及其特点[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10期
6 张秀芹,陈建伟;典权制度在近代的立法状况及价值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李文军;王茂盛;;论明清以来“一田两主”的地权关系及其改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倪毅;;清末商业纠纷的审理[J];东方博物;2007年03期
9 眭鸿明;;清末民初民俗习惯的社会角色及法律地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孙家红;;《大清律例》百年研究综述[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徐忠明;;从西方民法视角看中国固有“民法”问题——对一种主流观点的评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3 王兰萍;;近代著作权法的再生[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晓蓓;清代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黎蜀宁;民事执行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兰萍;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李小标;身份与财产[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杨帆;德治图景下的中国传统司法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罗海山;传统中国的契约:法律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罗志强;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红;清代的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肖宇;典权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史玉瑛;试论清中叶对旗地私有化的法律控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高鸣;清代家族内民事纠纷及其解决[D];海南大学;2011年
7 李娜;典型案例视角下的晚清家庭婚姻暴力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家楠;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代江帆;论我国习惯法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贞;清代前期民间借贷法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梓;;一部鲜活生动的清代社会风情史——《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出版[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2 赵亮;;清代嘉庆朝地方吏治初探——以嘉庆九、十年间湖南两案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滕德永;;嘉庆朝御赏贡参制度[J];历史档案;2012年02期
4 冯尔康;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的流动人口——以嘉庆朝刑科题本档案资料为范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月;;《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的史料价值[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8期
6 贾允河;嘉庆朝钱粮亏空的原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7 林准祥;一张改写银行发展史的钞票:嘉庆朝“广东银行”银票(上)[J];中国钱币;2003年04期
8 林准祥;一张改写银行发展史的钞票:嘉庆朝“广东银行”银票(下)[J];中国钱币;2004年01期
9 冯尔康;;乾嘉之际小业主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兼述嘉庆朝刑科题本档案史料的价值[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00期
10 王品;;嘉庆朝门禁制度废弛评述[J];黑龙江史志;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顾建娣;;嘉庆朝山阳冒赈案始末[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伟;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晓广;论嘉庆朝的“咸与维新”[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常冰霞;嘉庆朝广兴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薛影;为而不能的嘉庆帝及其时代困境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4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0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