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人文主义法学视野中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10 14:08

  本文选题:程序正义 + 实体正义 ; 参考:《河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务界秉承着“迟到的正义即非正义”的格言,当然是对传统中国唯实体真实论的反思,体现着我国刑事司法的进步。但是,随着对程序的尊重到了极端程度,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司法成本的急剧增加,使程序走向了僵化。从刑事诉讼法哲学的角度分析就是程序正当与实体真实之间的关系如处理的问题,这也是刑事诉讼法哲学永恒的话题,但是这一问题的解决单纯局限于刑事诉讼法学本身似乎不能找到让我们彻底信服的答案;如果从法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实际上就是僵化了的法治会对社会造成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因为这是法的量大价值——秩序和效率之间的博弈。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两者不能偏废,但是两者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任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上面问题是因为我们以前提出的解决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关系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而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更为科学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不可能提出让人满意的两者关系理论。本文就是改变了传统的研究该问题的方法,从“人”的视角出发,把人看做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所必须的立场。因为在我国的法哲学领域出现了些许以人为本的法律观(人本法律观、人为主义法学等)本文就是借鉴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其一些基本原理和派生原则提出自己认为相对更合理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关系理论。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riminal judicial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adheres to the maxim of "late justice is injustice", which is, of course, a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ty theory and reflects the progress of our country's criminal justice. However, with the extreme degree of respect for the procedur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sharp increase of judicial costs, which makes the procedure rigi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hilosoph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legitimacy and substantial reality, such as the problem to be dealt with, which is also an eternal topic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However, th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confined to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itself, and it seems that we cannot find a completely convincing answer; if we analyz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risprudence, In fact, the rigid rule of law will cause unimaginable disaster to the society, because it is the game between order and efficiency. Although we realize that the two should not be abandoned,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still a matter of different views and different opinion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above problems arise because the solution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substantive justice that we have put forward before are metaphysical, rather than being analyzed from a higher, more scientific standpoint. Such an outcome is, of course, impossible to come up with a satisfactory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studying this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 regards ma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solving all problems, which is also the necessary position for our country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 society ruled by law. Because in the field of legal philosophy of our country, there appear some people-oriented legal views (humanism, artificial law, etc.) this paper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se theories. Some basic principles and derivation principles are used to put forward the relation theory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substantive justice, which is considered more reasonable by oneself.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家志;;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动态平衡——兼评民事再审事由的修正案[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2 徐向业;;试谈政法机关执法公信力——从两起案件引发的舆论切入[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3 多杰昂秀;;浅谈经济的形式正义与实体正义——从法哲学视域分析[J];学理论;2011年17期

4 江小梅;;冲突法的结果选择说[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5 杨耐;;试论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6 李f;;浅论法律的公平性和严肃性[J];江南论坛;2011年06期

7 高欧;;证据法理论基础重述[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1期

8 李俊青;;农民涉法上访的成因解析[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9 阮堂辉;高原;;浅谈“毒树之果”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杨祖德;;对法院变更罪名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进;;民主决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贵方;;证据规则的正义理念[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刘蜜;;也论程序法是法治的核心——董必武法治思想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姜德锋;;新闻报道 也应强调“程序正义”[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梁津晃;;从董必武的宪政思想看当代中国刑事司法人员的司法理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金孝柏;;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程序正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8 袁承东;;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9 滕树立;;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八种中西法律文化差异[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胜国;;董老“人民司法”思想与新中国的司法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 赵秉志;深入践行实体正义的量刑规范化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湖南省常德市环保局 佘冰卉;实体正义大于程序正义?[N];中国环境报;2011年

3 袁幼鸣;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根本保证[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郭毅;实体正义和程序公正能否完美结合[N];法制日报;2008年

5 吴宏耀(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刑事证明标准的基点:程序正义抑或实体正义[N];法制日报;2001年

6 青岛中级法院副院长、青岛中级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刘青峰邋王洪坚;程序正义与司法权威的现实反思[N];法制日报;2008年

7 本报通讯员 王玉新;三年涉检“零上访”的背后……[N];检察日报;2010年

8 蒋德海;关注程序正义的扭曲性缺失[N];检察日报;2005年

9 李奋飞;程序正义有局限吗[N];检察日报;2007年

10 证券时报评论员;法治,让人治走开![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占国;政治文明语境下权力制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万永海;刑事法庭调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杜宝庆;刑事审判价值论[D];重庆大学;2008年

5 周文华;法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春良;冲突法的历史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柯联民;让·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祈福;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理论发展与释明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占岭;人文主义法学视野中的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关系[D];河北大学;2011年

2 杜亚涛;司法中实体正义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冉冉;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兼顾[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学辉;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辩证统一[D];重庆大学;2010年

5 徐歆;我国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夏季;柏拉图正义观之转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6年

7 张光艳;侵犯隐私权之证据效力[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丹;刑事司法程序正义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来双;正当法律程序如何正当行使[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薛传会;论司法正义的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13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13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a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