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法律经济学研究现状及其成因——基于法学知识生产的分析框架
[Abstract]:In Taiwan,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cceptance of leg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methods in Taiwan is still very limi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product produ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upply" factor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legal knowledge includes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legal researchers and the path dependenc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egal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mand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urrent legal academic system and various social factors outside the academic circle.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methods of law and economics are expected to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in Taiwa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基金】: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大陆港澳学人短期访问研究计划”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贺欣;;转型中国背景下的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邓峰;;清末变法的法律经济学解释 为什么中国学习了大陆法?[J];中外法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启林;周慧;;论竞争法目标的多元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2 应品广;;论经营者集中效率抗辩法律制度的运行程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董新凯;俞佳;;论反垄断法中的民事责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王炳;;反垄断执法和解的制度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6 刘继峰;;论“经理革命”与价格卡特尔的法律规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关立新;杜江;;反垄断法: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析[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8 王文举;范合君;;企业价格串谋识别的博弈分析及模拟[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9 王辉霞;谭袁;;关于我国反垄断法地方性实施的思考[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10 王磊;试论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问题[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大洪;岳振宇;;垄断的成因与反垄断政策的重构——从法与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兴杰;;反垄断法国际多边协作之晚近发展——欧盟与美国的一次博弈[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蒋岩波;;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问题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晖明;陈志广;;纵向限制、垄断势力与专用性投资[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6 徐瑾;邓佳丽;;论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俊镐;中韩反垄断法中企业合并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国峰;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宁洁;法伦理学:学科抑或思想[D];湘潭大学;2011年
5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玉学;反垄断:西方社会的演进与中国的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田明君;非横向并购控制的经济学逻辑与反垄断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沈鹏;证券监管的限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齐建辉;经济法运行的正当程序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双;拒绝交易行为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艳;重整融资制度的法律经济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焦佳;我国行业协会价格卡特尔的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颖慧;南非竞争执法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晓晨;中欧竞争法视野下的企业合并规制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亚微;中国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机制完善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书立;专利联盟权利滥用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戴海霞;论国际航运业反垄断豁免制度及其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魏君峰;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中相关商品市场界定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冀君;中欧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及中国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玉章;读《送法下乡》[J];读书;2003年02期
2 贺欣;自由市场和普选民主中的民族仇恨[J];读书;2004年10期
3 贺欣;中国民事诉讼的确存在逆向选择效应吗——评张维迎、柯荣住的《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J];法学;2005年07期
4 罗华庆;清末第二次出洋考政与“预备立宪”对日本的模仿[J];江汉论坛;1992年01期
5 范忠信,叶峰;中国法律近代化与大陆法系的影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廖建林;岩仓使节团的欧美之行与日本的近代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凌斌;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以CSSCI为数据基础的一个探索性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梁慧星;20世纪民法学思潮回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玲;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2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探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谢福生;法律经济学的道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游劝荣;;法治成本论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5 周林彬;从法学的不自足到法律经济学的推进——兼论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史剑华;;论法律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林国华;李传轩;;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中国运动”[J];社科纵横;2007年10期
8 张皖巢;;全民节能更要讲“法律经济学”[J];中国财政;2008年18期
9 钱弘道;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10 张建伟;法律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范式竞争与反思性评论[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振宇;;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冯兴元;;对《宅基地转让纠纷个案的法律经济学》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吴锦宇;;浅议大陆法系对法律经济学的继受——一种比较法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吴晓辉;;我国建立股东除名制度的必要性——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张跃进;陈祖华;;超越波斯纳的国际运动——法律经济学流派融合的原因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致弟;;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的青海法学研究[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国[N];法制日报;2003年
2 记者 李雪峰;繁荣法学研究 服务发展大局[N];大同日报;2009年
3 潞甫 赵昭、张建、王荣;寻找法治的中国元素[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黄保山;繁荣法学研究 服务科学发展[N];西部法制报;2009年
5 记者 黄保山;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国[N];西部法制报;2009年
6 柳海静;繁荣法学研究 服务法治建设[N];盘锦日报;2008年
7 记者 黄保山;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国[N];西部法制报;2008年
8 陈旭 吕朝阳;为推进法治江苏提供理论支撑[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刘海年;法学研究的新使命[N];光明日报;2003年
10 白廷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法学研究[N];青海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2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董国锋;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陈正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刘丹丹;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D];复旦大学;2006年
8 丁绍宽;公司投票机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龙星;中药色谱指纹质量控制基础方法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10 刘海燕;中国法学社团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宇;法律经济学对我国法治的价值[D];河南大学;2012年
2 张晓明;论法律经济学的理论特点与现实意义[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温泉;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法学研究的探索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松安;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熊璇;侵权责任法中严格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绍飞;关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7年
8 蒋利峰;破产重组制度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吕铁雷;论法律经济学的优势和相关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钱鲲;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17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7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