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美商标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12 20:36
【摘要】:商标的本质以及中美两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要切实保障我国企业在涉美经营活动中的商标权益,首先需要在国内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规定商标的内涵、范围等实质性内容以及申请注册、争议处理、权利维护等程序性内容,同时结合实际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系统、规范、完整的商标法律制度,使企业的商标权益在国内得到有效保护;其次,在涉美经营活动中,企业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提供服务和销售商品目标区域(联邦或各州)的商标法律制度,包括其制定或修改时的社会背景、所反映的商标法律文化和观念及其变迁;最后,企业在涉美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联邦和各州的商标法律制度的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法律所赋予的各种权利或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商标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美两国的商标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适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在涉美经营活动中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商标权益。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rademarks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emark legal system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w tha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trademark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business activities involving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necessary to clearly define the connotation, scope and other substantive contents of trademarks in the form of legal norms, as well as the procedures of applying for registration, handling disputes and safeguarding rights in China. Sex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nto a system, standardized, complete legal system of trademarks, so that the enterprise's trademark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domestic effective protection; Secondly, in the U.S. business activities, enterprise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ir own services and sales of goods in the target area (federal or state) of the trademark legal system, package. Finally, while strictly observing the trademark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Federation and the states, enterprises should also learn to use the rights or favorable conditions conferred by the laws flexibly to maximize the impact of the trademark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rademark legal system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o as to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dapt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better protect the trademark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nterprises in the United States-related business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43;D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静;驰名商标认定之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寿仁;商标法律制度(上)[J];科技创业;2005年08期

2 左旭初;;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历史回顾[J];中华商标;2012年11期

3 左旭初;;近现代中国商标法律制度回顾[J];工商行政管理;2012年17期

4 张丽;谈我国企业的商标法律意识[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董保霖;;中国代表在日内瓦缔结的《商标法律条约》上签字[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5年01期

6 任刚;广告 能否确立商标的权利──美国商标法律制度与判例(五)[J];中华商标;1999年03期

7 柳福东,朱雪忠;我国诸法域商标法律制度运行中的不协调现象[J];中华商标;2000年06期

8 金多才;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9 朱雪忠,柳福东;欧盟商标法律制度的协调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10 郝玉强,姚坤;日本商标法律制度概况(上)[J];中华商标;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忠志;;论海峡两岸加入WTO后商标权的保护[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宋林莉;浅谈欧盟商标法律制度中的协调机制[N];中国工商报;2010年

2 董葆霖;商标法律[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扶持民族品牌 完善商标法律制度[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4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傅钢 游闽键;打造系统化商标法律服务产业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5 董葆霖;商标法律——治国要政[N];国际商报;2001年

6 文中;商标法律服务迈入新阶段[N];中国工商报;2013年

7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宇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规范发展商标法律业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8 一力;《各国商标法律与实务》修订本出版发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9 左旭初;中国近代商标法律发展回眸[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10 董葆霖;商标法律:治国要政[N];中国工商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湛湛;论商标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陈小慧;气味商标法律制度的经济透视[D];厦门大学;2006年

3 唐虹;论商标法律制度的国际化及我国的应对[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4 龙燕燕;21世纪商标法律制度的趋同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泽渊;我国区域商标法律保护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6 朱原心;“第二含义”商标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袁昌劲;证明商标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蒋玉玲;CEPA环境下商标法律制度的冲突与协调[D];苏州大学;2006年

9 郭金龙;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卞小燕;气味商标法律保护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0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80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8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