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道德:法律阐释的根据——以德沃金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阐释及应用为例证

发布时间:2018-08-12 20:28
【摘要】:近代以来,西方实证主义法学企图将道德从法律中驱逐出去,主张法律与道德无涉。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纳粹法律的省察,自然法得以强势复兴,它们强调为法律建立道德基础。德沃金就是这一复兴运动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站在当代哲学阐释学的立场,认为法律不是有待人们去解剖的自然实体,而是一通过阐释者的道德信念进行阐释的对象。正是阐释者在阐释法律过程中,法律获得了道德根据。德沃金进而认为,一旦人们将法律理解为一"建设性阐释"概念,"道德与法律"、"恶法是不是法"等经典难题自然就获得了破解。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western positivism attempted to expel morality from law, arguing that law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orality. However, with the post-war review of Nazi law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natural law was strongly revived, and they emphasi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al basis for law. Dworkin is the iconic figure in this revival movement. He stands on the standpoint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hinks that law is not a natural entity to be dissected, but an object of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moral belief of the interpreter. It is the hermeneutics who get the moral basi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law. Dworkin further believes that once people understand the law as a "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concept, "morality and law", "draconian law" and other classic problems are naturally solved.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深圳移民文化伦理维度的现代构建” 深圳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深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文化建设”
【分类号】:D9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淑芹;;社会公德制度化建设的价值理由[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倩;;论德沃金的法律原则论对我国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韩新华;试析德沃金的疑难案件理论[J];东方论坛;2003年01期

3 宋向杰;;德沃金法律解释观视野下我国法律解释体系之重构[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罗时贵;;微探德沃金的权利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5 柴玉丽;李怀德;;德沃金“惟一正确答案”——一种实用的策略[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6 邸雅婧;试论整体性法律观的多重面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7 傅鹤鸡;;界说德沃金的法哲学思想[J];中国市场;2006年Z2期

8 吕世伦;;论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9 叶继林;骆庆国;;解读德沃金自由主义权利观[J];中国市场;2007年18期

10 彭思庆;;德沃金权力理论的认识[J];黑龙江史志;2008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延平;;学习董必武的法制思想 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的观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Aloysias Patrick Martinich;;朱熹与德沃金的理想解释理论(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陈守一;蔡定剑;;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学习笔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4 张华;;弘扬董必武法治思想,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宋毓均;;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执政”——重读董必武同志“八大”发言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魏治勋;;论法律解释的合法性逻辑结构[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瑞广;;历史辩证法呼唤董必武法学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8 田君;康巧茹;;从语言逻辑角度对法律规范词“必须”与“应当"的界定[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9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锐;;论法律推理的一致性[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长沙县人民法院 李少葵;德沃金:法律帝国里的公民权利[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王水明;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观[N];检察日报;2010年

3 汪伟全 杨成敏;法律秩序下的自我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张琪;认真对待权利[N];检察日报;2005年

5 彭兴庭;从关系秩序到法律秩序[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陈靖 何苗;中西方观念差异不影响法律文化交流[N];法制日报;2005年

7 林U,

本文编号:2180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80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