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关联企业混淆劳动关系的甄别

发布时间:2018-08-31 09:57
【摘要】:正案情简介朱某称其于2007年8月1日入职A研究所,该所委托B公司与其签订了两份劳动合同,工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奖金及其他款项从A研究所财务处领取,其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4048元。2012年3月29日,A研究所无故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其在岗工作至2012年4月9日。故以要求A研究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工资、代通知金、加班工资、未休年假工资等为由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Abstract]:Zhu Mou said that he joined the A Institute on August 1, 2007. The institute entrusted company B to sign two labor contracts with it. Wages were paid through bank transfers, and bonuses and other payment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Finance Office of the A Research Institute. The average salary for the 12 months prior to his departure was 4048 yuan. On 29 March 2012, the Institute terminated its labour contract with him without cause, and worked on the job until April 9, 2012. Therefore, arbitration in labor and personnel disputes was made on the grounds of asking A Institute to pay compensation for illegal rescission of labor contracts, wages, wages in lieu of notice, overtime wages, wages for unpaid annual leave, etc.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5;D9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殿鹏;;浅谈《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J];劳动世界;2001年10期

2 谢良敏;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关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上海建立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J];工会博览;2002年10期

4 聂党生;企业劳动关系要建立三方协调机制[J];工会博览;2002年22期

5 于冠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关系本质特征与调整机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童兆颖;;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关系格局新特点[J];工友;2002年05期

7 石美遐;;我国“入世”后的劳动关系走向[J];内部文稿;2002年10期

8 肖振邦;;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J];内部文稿;2002年10期

9 罗家旭;对《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的几点看法[J];中国劳动;2003年12期

10 张剑;此案的劳动关系是否具有连续性[J];中国劳动;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变迁[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李晓园;杨颖;;以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陈诗达;;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发展是主旋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劳资博弈走向和谐是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寇明婷;李录堂;;农村劳动关系初探[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军;李雪艳;;市场劳动关系演变机理[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安顺;均衡劳动关系的实现途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福生 通讯员 陈静;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葛筠 储北平 韩冬明;潜山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N];安庆日报;2007年

4 王亚南;以劳动关系和谐促企业经济发展[N];安阳日报;2007年

5 张亚男 马泾洋;开发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司志通 孙文平 李晓君 记者 建勇;我市举行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授牌仪式[N];承德日报;2007年

7 李蕾;上海首次发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杨海军 通讯员 骆天荣 韩金岭;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交流会召开[N];昌吉日报;2007年

9 寿爱华;浅谈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张彦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何圣;上海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徐景一;和谐社会视域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黑启明;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雪;双重劳动关系法律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赵莹;论隐蔽劳动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欧阳杰;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洪丽;转型期我国政府的劳动关系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符以昕;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探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颖;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唐宏伟;国有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郑丽娜;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瑞莉;论非典型劳动关系[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14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14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