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民国时期所得税法的亲属伦理取舍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8-09-05 10:54
【摘要】:民国政府在移植推行所得税法之初,为求便于施行而没有考虑纳税人家庭之情事而予以适当减免。社会各界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往复论证,并促使南京国民政府在1946年修正《所得税法》时制定了详细的家庭扶养之减免规定。这些规定探明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讲求家庭伦常之情的国度里,亲属伦理在所得税法中所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梳理当时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及相关的立法实践,探寻其中所体现的亲属伦理取舍之道与利弊得失,可为反省当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亲伦缺失之弊及搜求治弊之方提供有益的借鉴。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ransplan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income tax law,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gave appropriate relief in order to make it easy to carry ou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axpayer's family affair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ll circles of the society have made repeated argumentation, and prompted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detailed provisions on the exemption and relief of family support when amending the income tax Law in 1946. These reg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status and role of kinship ethics in income tax law in a country like China. Combing the social views on this issue and the relevant legislative practice, explore the reflected of the relative eth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ros and cons, It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introspect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in China and seeking ways to deal with the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
【基金】: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2013年度法学研究重点课题“百年来我国所得税法的亲属伦理取舍问题研究”(批准号:2013NA01)的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基金项目“公民纳税义务的伦理审定和改善问题(项目编号:乙A26)”的成果
【分类号】:D929;D922.22;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景明;;按家庭计征个人所得税条件尚不成熟[J];中国财政;2011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义程;;论中共早期工业化实践的特点——以江西苏区为中心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刘青环;;中央苏区统一财政斗争述略[J];党史文苑;2012年12期

3 曾耀荣;鲜晓博;;从革命到建设:中央苏区指导思想转变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朱至刚;李瑞华;;作为观念的“同人报”:以“同人办报”为参照[J];国际新闻界;2013年03期

5 张照青;;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农业改良述论[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江凤兰,杜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关税制度[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7 李杰;;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欧阳秀兰;;中央革命根据地会计制度建设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34期

9 戴丽华;;辛亥革命前后税法检讨与税制立法——以《申报》为视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34期

10 宁靖;徐均;;近几年我国个税制度改革问题代表性观点综述[J];学理论;2013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义程;发展与困顿:近代江西的工业化历程(1858-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付志宇;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史考察[D];湖南大学;2009年

3 张彦台;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缪昌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私营经济政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根据地庙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元晓;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熊巍昱;近代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08年

4 吴孟显;近代晋南农村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变迁(186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晓辉;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荒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柳建明;中国近代印花税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元;民国时期的"夏时制"[J];钟山风雨;2003年01期

2 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02期

3 柯伟林;朱适;陈红民;;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印少云;;国民外交运动与民国外交现代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曹风雷;;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河南造林运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付广华;;民国时期新桂系政权的民族观述论[J];桂海论丛;2007年06期

7 孙静;刘嘉;;浅析民国土匪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以湘西地区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绪忠;;试论民国浙江禁烟运动的发展阶段——仅以1912—1935年为考察对象[J];黑龙江史志;2008年24期

9 喜饶尼玛;央珍;;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述评[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10 田苗;喜饶尼玛;;止步于“屡现曙光”缘由之探析——试析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若干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赵英兰;;民国社会病态与弱势民众生活述略[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印焕;;民国时期冀鲁豫农民的离村与人口近代化[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9 何康民;;民国时期的汉中油布票子[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10 王立群;;民国时期河北旗地政策述略[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高志全;王宠惠:民国第一位法学家[N];东莞日报;2011年

4 湖南省桃源县审计局 李云飞;民国时期湖南省的县级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6 谢世诚 伍野春 华国梁;民国时期的体育节[N];法制日报;2000年

7 陈郑煊;民国时期使用的货币[N];闽南日报;2005年

8 陈清筌;怀想那些消逝的名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姜澎;吴景平:故纸堆中还原民国历史[N];文汇报;2011年

10 沈涛;民国时期自贡的禁赌[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5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9 袁文伟;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4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芳;民国时期所得税法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程慧;中华国民拒毒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王宁宁;民国时期赌徒群体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秀惠;民国时期福建大刀会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24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24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