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价值平衡与规则互补——以美国为研究范本
[Abstract]:The civil liability of insider trad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 tort liability. How to deal with the civil action of insider trading and whether to restrict it properly are the common problems faced by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is respect,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ivil liability for insider trading, there is far from a single multiple value, and compensating investors' interests is only one of the goals to be achieved. The important task of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o coordinate and balance the conflicting value objectives, including: deterrence, monitoring insider trading, protecting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preventing excessive litigation, and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The balance between compensation for investor losses and prevention of civil liability becomes the balance between investor insurance and protection of victims' litigation rights and suppression of excessive litig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aw, various legal rules of civil compensation in insider trading nee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cluding criminal, administrative, civil liability, procedural law and substantive law.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肖荣,杜文俊;也谈证券犯罪的民事赔偿——以美国的内幕交易为例[J];政治与法律;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明新;中美证券发行制度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2 蒋尧明;会计信息虚假陈述重大事件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3 姜斌;;论证券集团诉讼[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邓剑波;中国推行跨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分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赵旭东;;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司法政策与导向[J];法律适用;2013年06期
6 程副毅;胡逸;;浅析虚假陈述和虚假宣传[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8期
7 伍坚;吕政君;;2002年中国证券法理论研究综述[J];公司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8 沈晨小园;;案例五 现行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的救赎——基于东方电子案的思考[J];公司法律评论;2008年00期
9 杨捧;刘朋飞;;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若干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11期
10 陈朝阳;证券民事诉讼机制的完善——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罗斌;证券集团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亮;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马泉;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并存时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朝阳;论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D];厦门大学;2002年
4 郭志宇;证券民事责任之探讨[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5 郑德新;证券内幕交易及其民事责任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6 余蓝;证券欺诈与私权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立群;论证券投资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8 耿丹丹;中国创业板市场准入条件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许征文;中美内幕交易法律制度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10 黄友;论网上证券交易法律监管[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果;内幕交易与私权救济[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一欣;;杭萧钢构案可能成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第一案[J];金融纵横;2007年24期
2 兰耀军;;民事赔偿执行优先刍议[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华宁;;加拿大资本市场中的内幕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以中国公司在加证券市场遇到的内幕交易法律问题为研究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1期
4 林山;;从奥巴马金融改革法案看中国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5 吴卫军;陈璇;;“以人为本”法律观的理论传承与现实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马燕;刘璞;;南京市经委原主任因股市内幕交易获利700万获刑[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2期
7 王满四;民营企业政策法规建设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8 窦衍瑞;;论我国立法知情权制度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7年03期
9 刘春彦;文岚;;美国反内幕交易的法律基石[J];检察风云;2011年06期
10 郭哲;刘琛;;法律信任在中国——以比较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翔;陈军;;从eBay案谈我国“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适用[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罗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以日本新损害赔偿论为中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4 方子冰;;从康建忠挑拨事件评析滥用电子邮件的法律适用[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槐;;传统美德与法律意识——谈《传统美德故事》的法律思想[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6 许光玉;李振海;;海事案件若干法律问题探讨——兼评《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相关规定[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7 高晋康;胡涌;;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及其判案一瞥[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李德成;;关于ICP网络虚假广告法律责任的认定[A];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之我见征文活动获奖论文选编[C];2002年
9 李光宇;徐琨;;见义勇为致人损害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艳丽;;给付行政视域下的失地农民保障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潇滢;专家:司法处罚重在举证[N];证券日报;2008年
2 申屠青南;首例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戏剧收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勇军邋潘晓[?;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第一案原告撤诉[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作者系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宋一欣;杭萧钢构案可能成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第一案[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费安玲;侵害事业法人合法权益 承担民事责任另被罚款[N];法制日报;2005年
6 顾金才;股东非法撤资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本栏目由北京市隆平律师事务所协办;著作权侵权纠纷与民事责任[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左惠强 中国核保险共同体执行机构 姜萍;印度《核损害民事责任法案2010》的影响及借鉴意义[N];中国保险报;2010年
9 作者为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宋一欣;投资者维权机会更多了[N];证券时报;2007年
10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 王占成;虚假出资者的民事责任[N];中国工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齐明;美国破产重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磊;中国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何颖;日本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罗满景;中美婚内侵权行为之比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莫鹏;国民政府时期的县自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帅;论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李坤;论容隐的现代价值及制度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3 胡敏敏;论法律解释权[D];山东大学;2005年
4 邱润根;美国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琛;论法律信任及其在我国的构建[D];湖南大学;2009年
6 罗会必;社会主义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徐超;注册会计师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民事责任[D];清华大学;2003年
8 宋筱琦;英国证券内幕交易的规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周晨;美国早期中立评估制度的探析与借鉴[D];苏州大学;2011年
10 丁薇;美国内幕交易归责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8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2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