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Abstract]:Posner's works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economics are rich in content and abundant in quantity, but they can be grasped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logic starting point, research approach and value goal. Posner started from the pragmat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rived from the pragmatism of philosophy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his own legal economics.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of economics, he made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various fields and aspects of law, and thus constructed a three-dimensional legal and economic theoretical edifice. Although his legal and economic theories are very extensive, they all have a clear direction, that is, to pursue wealth maximization, an ethical value goal, on the basis of transcending utilitarianism. This is the theoretical logic and internal logic of Posner's law and economics.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经济新秩序与主权信用评级制度研究”(13BFX155)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R.罗蒂,张金言;实用主义:过去与现在[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2 郝清杰;90年代功利主义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莹;试析资本主义精神及自我否定——读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张月萍;;浅析完全代孕的有条件合法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何泌章;;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新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7 王鹤;牛庆军;;商业属性与律师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9 周安平;;解构婚姻的性别基础[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10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柯华庆;;科斯范式的意识形态问题[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桑本谦;;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Ⅰ)——面对许霆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波;天国的世俗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永明;颜李学派的功利主义德育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马云志,李少惠;墨子功利主义思想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梁辉;现阶段功利主义初探[J];兰州学刊;1989年06期
4 徐章一;毛泽东功利思想初探[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4年01期
5 林永鸿;穆勒功利主义思想评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6 何金彝;康有为的功利主义伦理文化观[J];社会科学;1995年07期
7 刘欣;市场经济与功利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03期
8 肖群忠;论“道德功利主义”:中国主导性传统伦理的内在运行机制[J];哲学研究;1998年01期
9 万俊人;功利主义与经济改革析论[J];中州学刊;1992年01期
10 王进学;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J];中州学刊;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影响和变革意义[J];政治与法律;2008年03期
2 王晋林;;析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之导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梁媚;;浅析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4 苗金春;;法律经济学与实用主义[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史晋川,潘晓松;波斯纳与《法律的经济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王哲,郭义贵;效益与公平之间——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思想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丁以升,张玉堂;法律经济学中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视角的解读与反思[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8 黄涛;;浅谈法律经济学[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9 谢福生;法律经济学的道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苏力;;思想的另一种组织——《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译后[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跃进;陈祖华;;超越波斯纳的国际运动——法律经济学流派融合的原因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振宇;;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屒修;;自治而非管制才是侵k
法的本岅——评,
本文编号:228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8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