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统一、人权保障与区域特色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as the basic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governing the government, requires not only to maintain the unity of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but also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hen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the law. The unification of legal system is the fairness of rules, and the fairness of rules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realizing equity of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As a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various laws.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s the most important, because it involves the rights of detainees who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ght to life and freedom of citizens, and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and so on. Human growth and world outlook formation will be affected by regional social environment, gender, origin, occupation, nationality and other factors. Law enforcement wil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法学家;2004年04期
2 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改革;1995年03期
3 黄建武;;法权的构成及人权的法律保护[J];现代法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2 朱全景;;社会资本与经济转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王雪琴;;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唐任伍;21世纪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陶红;蔡璐;;当代蚕桑产业的组织传播分析[J];今传媒;2011年05期
6 董全瑞;和谐社会的产权制度基础[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7 冯永泰,王伦刚;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法的任务[J];成都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8 游江;范梁;;农村金融竞争程度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基于县域金融调查样本[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9 孟大虎,吴克明;多视角分析框架下的公共产品供给[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10 高曼;;寻租理论的发展和经济学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程小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照云;胡大立;洪晓星;;企业成长的路径依赖与克服[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兆曙;;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三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涛;王雅林;;东北地区现代化中的“制度解锁”[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施新州;;建国初期法院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试析董必武关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亚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竞争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唐清利;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合作治理与规则自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适应性效率理论探讨[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洪坤;马克思与诺思: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小燕;道德领导理论视野下的校长专业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伟珍;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西北地区农业项目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崔志军;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谢琦;精神病人权利保护的法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臻;寻租对劳动力配置及经济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杨毅;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增田;《黄老帛书》法治思想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桑本谦;过错责任背后的经济-伦理问题——对一起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的分析[J];法学;2003年08期
3 郭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立法的影响[J];社科纵横;2006年03期
4 林健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目标[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坚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山东省法学界、法律界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述[J];法学论坛;1997年05期
6 李步云;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7 黄际华;;论法治国家与法文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宋才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21世纪中国的历史重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9 王文;论“不道德者的权利”[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赵久湘;谈谈法律盲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昌泰;;董必武的法治国家观与新时期的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施新州;;建国初期法院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试析董必武关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铁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的法治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刘瀚;;弘扬法治文明 建设法治国家——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的几点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8 徐生平;;依法治国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变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丁剑;;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内容和意义[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世清;;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及构建[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伟;和谐社会与法治向度[N];学习时报;2006年
2 周永松;树立法治理念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N];遵义日报;2009年
3 贵州林东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湘英;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4 林荫茂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本报记者 王广 采访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张溯;法治中国新起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范正伟;让法律成为一种人民信念[N];人民日报;2009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魏晓娜;程序法定:刑事诉讼领域的“法治国”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信春鹰;向民主法治国家继续迈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张进德;“在场”与“不在场”的逻辑[N];检察日报;2005年
10 晋煤集团党校 李亚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思考[N];山西党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4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夏雨;法治的传播之维[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艳玲;美国法上的婚姻协议规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王妤;评析波斯纳财富最大化理论[D];重庆大学;2009年
3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琼琼;儒家礼法思想对我国当代构建法治国家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韦昌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7 於海梅;俄罗斯法院改革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曹文宏;哈耶克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9 郑金山;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刘海鹰;司法独立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93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9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