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融合
[Abstract]:Morality and law are two important social norms to adjust social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has been debated intensely since ancient times. It explains the objective reality and the root caus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and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and law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
【分类号】:B82-05;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2 郁建兴;法治与德治衡论[J];哲学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彪;评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王艳艳;;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J];才智;2010年20期
4 陈敏;;道德规范法律化及其限度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谢勇,卢永军;试析外来流动人口德法约束机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龚怀林;论诚信社会的司法保障[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7 郑云波;;世俗法律与上帝律法之局部比较——法律被信仰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研究生法学;2002年01期
8 赵迅,蒋安;当代道德法律化趋势的若干误区与检讨[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9 陆文前;法官道德现代化与司法公正[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10 时统君;法律的伦理和伦理的法律[J];东岳论丛;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为;;全面、深刻、历时剖析新时期的治国方略[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欧阳向英;论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预设[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慧;法律的道德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静;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董冰;同一、分立与互补[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宁洁;法伦理学:学科抑或思想[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丽诗;论服务型政府的道德责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满娜;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公民法律意识及其培养[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周慧;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实现以德治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肖卫华;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发义;道德的法治价值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贺永萍;论德治与法治结构功能及其协调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洪文;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宏;论德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平;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统一[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者春;论道德法律化[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晶;;坚持行为艺术的底线[J];大众文艺;2011年08期
2 王芳;网络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J];经济师;2003年05期
3 崔永东,龙文懋;评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与法律之关系的探索[J];孔子研究;2003年01期
4 张留占,石展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教中的作用[J];殷都学刊;1997年02期
5 李英;中师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余清河;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建设几个问题的管见[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纪光欣;略论《孙子兵法》中的伦理思想[J];管子学刊;2000年01期
8 张兴国;论道德的利益基础[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汤勤福;试析孔子道德人格学说的主要范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谭文松;论科学的道德价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秀敏;;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资格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丽丽;邢煜君;韩紫岩;孟宝民;;成人药学高等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4 冯芸;;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化及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影响[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永建;李辉;;IE专业毕业设计及论文多元化模式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邹丽梅;王跃先;;野生动物所有权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7 孙少妍;;从普惠性金融体系角度探索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韦秀长;;中国联通多元化融资策略的分析与实践[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9 冯丽霞;;内部资本市场:组织载体、交易类型与租金[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薛晶;;社会分层与多元化背景下犯罪新趋势初探[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克敬;媒体人的道德保健[N];西安日报;2001年
2 刘正山;经济学谈不谈道德[N];国际金融报;2002年
3 何海波;认真对待道德[N];法制日报;2002年
4 ;虚拟世界的道德[N];计算机世界;2000年
5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 本报记者 李扬;重视“道德应对”[N];新华日报;2002年
6 刘坚承;道德不能代替市场法则[N];中国信息报;2000年
7 邓黎;南非政府与跨国公司打“道德官司”[N];检察日报;2001年
8 朱小试 陈敏;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道德[N];中国贸易报;2000年
9 王永兵;现代教育“道德”缺失的启示[N];中国审计报;2001年
10 李世向;经济、法律、道德、三力并举提高市民整体素质[N];西安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6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照强;论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D];安徽大学;2005年
3 周茵;新建社区商业街规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玮;多元化治理模式下的产权会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许菁芸;城市社区多元化变迁的认识及规划应对[D];同济大学;2006年
6 刘莉莉;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变动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刘鹏宇;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质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柏岩;大众化进程中美国高教经费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娇;论纪录片叙事及其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乡村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7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30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