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日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5 20:31
【摘要】:一、本文的写作目的与背景 知识产权作为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为当今世界贸易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与国际竞争价值,是当今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尤为重视的无形资产,而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刑法介入,也已成为国际共识。商标权制度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力度,会对商品经济、贸易服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商标权制度的刑法保护在我国得到了专门体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商标权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商标权犯罪手段、方式亦层出不穷,在我国设立时间较短的商标权法律保护体系并不能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行为方式的发展变化。其中,刑法有关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规定相对滞后,立法模式的不科学、保护范围的狭隘、罪状设计的不合理、刑罚结构的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对我国商标权的刑事立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着重对不合时宜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分析,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科学立法经验,基于本土化原则进行启发性的法律革新,甚为重要。 笔者在进行日语自学之时,对日本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阅读了日文商标权法律制度方面的若干书籍,同时借助日资律师事务所实习的良好契机,对涉及中日商标权的法律实践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毕业论文的撰写即围绕着中日商标权刑法保护的比较进行展开。 二、本文的编排结构与主要内容 全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导言部分,重点阐述了中国与日本在商标权刑法保护方面的可比较性,基于法律规则功能方面的一致,两国贸易发展的不可逆性,中国与日本在商标权刑法保护方面具有了比较的可行性。 正文部分分为五章,对两国商标权刑事立法保护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比较:第一章重点介绍了中日商标权刑事立法的基本思路与指导思想,分别从立法价值取向、刑法保护的战略路径选择、两国刑法保护意识的社会基础、文化背景与道德预防方面予以详细的挖掘;第二章对中日侵犯商标权犯罪进行立法上的综述,在立法模式、保护范围与罪名体系上展开比较、分析;第三章,基于刑法基础理论的考量,在中日商标权犯罪之构成要件上,条分缕析地进行对比,论述了两国立法在商标权犯罪社会利益、犯罪主体、客观要件、主观要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四章阐释了中日商标权犯罪的刑罚规定,在差异化的刑罚配置上看到了各自立法的优缺点;第五章,,结合前面几章的比较论说,对中日两国商标权刑法保护内容进行启发性的思考,凝练出日本刑事立法的有效经验。期待中国的商标权刑事立法能在保持本土化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世界潮流,持续开展相互借鉴与自身完善。 三、本文的写作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法研究的方法,介绍及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在商标权刑事立法方面的规定。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4.3;D9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立;商业秘密刑法保护探析[J];经济师;2002年09期

2 李振凯;论商业秘密的确认及刑法保护[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肖中华;涂龙科;;论我国驰名商标刑法保护制度的完善[J];犯罪研究;2006年01期

4 申柳华;林岚;;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高铭暄;张杰;;宪法权利的刑法保护——以言论自由为例的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乔烽;;论盗窃虚拟财产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2006年22期

7 黄文忠;;论商业秘密及其刑法保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8 齐文远;黄洪波;;必要与可能: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正当性——基于多重视角的考察[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刘卓娣;;TRIPS协议下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10 孙蓉;;以专利权为视角,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勇;周婷婷;;再议环境资源的刑法保护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钱翠华;;中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改革与创新[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林忠志;;论海峡两岸加入WTO后商标权的保护[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田肇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刑法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5 吕捷;;论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完善[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6 吴献萍;胡美灵;;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7 赖雨亭;;从《刑法修正案(八)》看未成年人权益的刑法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8 田肇树;;强化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德敏;乔兴旺;;中国植物资源刑法保护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10 郭小军;董敏;;从杜国辉“包装盒”无效案看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商标权相冲突的审查[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明慧;企业商标权保护还须未雨绸缪[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吉林省工商局法规处 王淑英;初探美国商标权保护机制[N];中国工商报;2010年

3 马玉清;青海工商强化商标权保护工作[N];中国工商报;2010年

4 晓理;举新措 护品牌 青海工商强化商标权保护工作[N];中国包装报;2010年

5 记者 刘永;落实“五个更加”要求 不断开创商标权保护工作新局面[N];中国工商报;2011年

6 治国 宝林 承钧;宿迁驰名商标权保护“三审合一”[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魏振豪 彭新民;商场超市服务不受商标权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8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徐立;环境资源应加强刑法保护[N];光明日报;2010年

9 山东政法学院 张爱艳;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呈现四个特色[N];检察日报;2011年

10 梁统;完善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体系[N];法制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廷瑶;数字化环境下中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罗开卷;市场信用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馨元;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朱效平;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刑法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武;“问题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蔡祖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自由的冲突及其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念胜;犯罪客体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英;论我国隐私权的刑法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容;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李心强;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辉;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5 齐聚峰;社会保险的刑法保护[D];湘潭大学;2002年

6 刘延坤;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中立;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检讨[D];郑州大学;2003年

8 庞海涛;生态安全的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海梦;我国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岚;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1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381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