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令程序中的量刑协商——德国的实践及其对我国设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启示
[Abstract]:The procedure of criminal punishment order is the fast processing procedure of minor criminal cases. The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sentencing consulta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dure of criminal punishment order is helpful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 The procedure of punishment order and its negotiation practice in Germany provide an enlightening model for the procedure of pleading guilty and penalizing leniency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China's future criminal punishment order procedure should allow the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to conduct sentencing negotiations, and based on the punishment order procedure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leniency system of guilty admission and punishment and the criminal pretrial divers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51.6;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德咏;;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J];中国法学;2015年03期
2 刘哲;;刑事处罚令程序的比较与借鉴[J];人民司法;2012年11期
3 约阿希姆·赫尔曼;程雷;;协商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2期
4 约阿希姆·赫尔曼,王世洲;德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协商[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奕笑;;我国刑事案卷移送制度反思——以“审判中心主义改革”为背景[J];法制博览;2016年21期
2 林喜芬;何斐明;;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角色定位与改革前瞻[J];思想战线;2016年04期
3 林劲松;;法定证据种类的解释视角反思——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杨波;;审判中心下统一证明标准之反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5 吴静;;论侦查机关取证行为之规范——陈满案背后的法理思索[J];法制与社会;2016年18期
6 李苗苗;肖雄;;“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初探[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6年06期
7 左卫民;;审判如何成为中心:误区与正道[J];法学;2016年06期
8 付奇艺;;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理论反思与体系重构——以《刑事诉讼的目的》为参照[J];犯罪研究;2016年03期
9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袁枫;;提前介入机制的实践革新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10 陈浩;;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下的公安侦查工作应对[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家弘;;当今我国刑事司法的十大误区[J];清华法学;2014年02期
2 卞建林;张璐;;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解与适用[J];法律适用;2014年03期
3 陈光中;;如何理顺刑事司法中的法检公关系[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1期
4 沈德咏;;论疑罪从无[J];中国法学;2013年05期
5 陈光中;汪海燕;;侦查阶段律师辩护问题研究——兼论修订后的《律师法》实施问题[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6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若干问题之展望[J];法学;2008年06期
7 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J];政法论坛;2008年02期
8 顾永忠;;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新视角 论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的立法建构[J];中外法学;2007年06期
9 于树斌;;关于健全完善我国预审制度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陈光中;;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之我见——以刑事司法为视角[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有明;罪刑适当方能取得良好司法效果——职务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人民检察;2005年18期
2 成群星;应免予被告人刑事处罚[J];中国律师;1997年06期
3 余韵;;分文未获 刑事处罚[J];江淮法治;2012年24期
4 张志强,欧锦雄;免予刑事处罚制度异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鄢朝昕;遗弃婴儿要受刑事处罚[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8期
6 李焱;制造少量毒品也要受刑事处罚[J];新农业;2003年04期
7 李剑玲;李明琅;;这个杀猪的为啥要受刑事处罚[J];人民调解;2004年07期
8 曹福来;;论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9 杨光;;油污刑事处罚法令引发争议[J];中国船检;2006年10期
10 岳锦;;关于我国税收犯罪刑事处罚立法的思考[J];新学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诏锋;;跨越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楚河汉界——论违法与犯罪处理衔接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喻建立 刘枫;这儿的“不予刑事处罚”,应改为不负刑事责任[N];检察日报;2010年
2 黑龙江省绥化市纪委、监察局;“免予刑事处罚”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探索[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3 董柳;涉案安监员免予刑事处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3年
4 高从松 北京策略所执行主任;单位犯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刑事处罚[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5 熊锦秋;造假上市未遂也应受刑事处罚[N];证券时报;2013年
6 鲁宁;学位造假该不该刑事处罚?[N];东方早报;2008年
7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检察院 王婷;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予刑事处罚不能独立适用[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丁国锋;免予刑事处罚还能否当局长[N];法制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 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检察院 徐杰 万涛;前科信息限制公开应把握“两个特定”[N];检察日报;2011年
10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 董芳;从严把握公务员被免予刑事处罚后的处分档次[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海翠;关于职务犯罪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处罚的理性思辨[D];云南大学;2015年
2 陈舒舒;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界限[D];苏州大学;2015年
3 孙孝海;职务犯罪案件适用免予刑事处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冯晓艳;免予刑事处罚适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郑培春;免予刑事处罚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6 曹艳蕾;论过失渎职犯罪刑事处罚的转化[D];南昌大学;2014年
7 赵圣伟;税收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唐爱英;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建国;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机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吴芳;传销犯罪刑事处罚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6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39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