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对“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9-01-09 08:31
【摘要】:以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进而推进改革的命题,是对法治与改革关系的重新定位。这既可提升法治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是下一步改革的指导思想。如何准确地理解法治方式,进而理顺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跳出改革的"转型陷阱",化解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结构紧张"关系,是理论法学的重要任务。法治方式不是"你治我"或"我治你"的工具,而是一种公共治理的理性思维决策方式。改革与法治都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危机处理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的单独运用都可能会出现偏差,因为停滞改革或过于猛烈的改革都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而法治走向僵化不仅会放缓改革的步伐,而且也可能强化固有的矛盾。中国既需要改革,也需要法治,改革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展开。我们需要在改革、法治与社会的三重关系中理解"以法治方式促进改革"的意蕴。
[Abstract]:It is the reori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 of law and reform that the consensus of reform is condensed in the way of rule of law, and then the proposition of promoting reform is put forward. This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status of rule of law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fe, but als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ext step of reform. How to understand the way of ruling by law accurately, then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 of law and reform, jump out of the "transformation trap" of reform, and resolve the "structural tension" between right and power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oretical jurisprudence. The rule of law is not a tool of "you govern me" or "I govern you", but a form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decision-making of public governance. Reform and the rule of law are both solutions to social conflicts, but either way alone may lead to deviations, because stagnant reforms or overdrastic reforms can intensify social conflicts. And rigid rule of law will not only slow the pace of reform,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China needs both reform and rule of law, which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ule of law.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promoting reform by rule of law" in the tri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 rule of law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法律方法理论研究》(10JJD820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姚尚建;;全面治理中的制度修复[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2 崔浩;孙祥生;;论社会管理创新与中国法治发展模式变革的契合促动[J];法治研究;2013年08期

3 刘国;;社会转型对我国释宪机制的挑战及其应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陈金钊;;诠释“法治方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李德顺;;让民主法治成为我们的政治文明[J];学习与探索;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宝刚;;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下的反腐路向论纲[J];法学杂志;2013年11期

2 李盼盼;;以艺术匠师的完美之心缔造优秀的法治讲演——起诉书中“琐事”一词的“功”与“过”[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11期

3 吕岩峰;吴寿东;;国际私法的和谐价值追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宋海春;张桂英;;社会转型期改革共识的法治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张清;梁鸿飞;;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逻辑——以“区域法治”作为概念分析工具[J];法制现代化研究;2013年00期

6 邱成梁;;法治中国与法治的公信力[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陈红岩;尹奎杰;;论权利法定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邱成梁;;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可辩驳思维[J];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03期

9 李芳;陈华;刘杰明;;法治思维视野下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探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陈伟龙;郭丽;;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同振魁;申飞飞;;论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2 温辉;;论检察工作的法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3 周平;;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辨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4 程金华;;政治人、法律人与法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5 孙应征;;论检察官应具备的法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6 易腾;;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抑制腐败[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7 郑方荣;;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法治思维研究[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C];2013年

8 赵敏;李良志;;法治思维与检察权的规范行使[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C];2013年

9 鲍峰;孙振江;;法治思维视野下完善派驻检察室工作运行机制的若干建议[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优化检察权配置[C];2013年

10 张剑文;;法治思维下的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重构[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俊玲;论法治方式[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延平;;中国法治化战略选择:国家积极与社会主动[J];世纪论评;1997年Z1期

2 刘国;;宪法解释的衡量模式——兼论宪法解释方法的变革[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3 陈金钊;;法治反对解释的原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5 刘国;;论宪法文本及其变迁方式[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徐静;卢现祥;;腐败的经济增长效应:润滑剂抑或绊脚石?[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张超;;能动司法与实用主义后果论——基于“法治”理念的一个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8 谢惠媛;;美德与规则——从道德训诫方式的转变看现代道德中心问题的转换[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9 陈金钊;;被社会效果所异化的法律效果及其克服——对两个效果统一论的反思[J];东方法学;2012年06期

10 陈金钊;;为什么法律的魅力挡不住社会效果的诱惑?——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论的反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吉斌;[N];法制日报;2012年

2 整理 本报记者 王楚 吴冰;[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在稳定中改革创新——加强军工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J];支部建设;1998年01期

2 王明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写在《公安月刊》创刊十周年[J];公安月刊;1999年10期

3 谷钢 ,贾建旺;“改革创新 锻造新军”[J];国防;2001年11期

4 ;地市改革创新率[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47期

5 于水;广东省地税局 坚持改革创新促发展[J];中国监察;2003年17期

6 吕录庭;改革创新才能实现新突破[J];中国民兵;2003年09期

7 方润华;;移风易俗 改革旧习[J];源流;2003年11期

8 张肇敏;试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邱海洋;;军队科技干部政策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张立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绍清;;实践科学发展观 助推学会改革与创新[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2 齐钟彦;;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致贝类学分会全体代表的一封信[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3 佘诗武;徐军;陈柏松;张勇志;;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社滋;何允余;;对我省学会改革创新实践的一些体会[A];2009年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材料汇编[C];2009年

5 汤瑞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鹏大;;面向新挑战的高等地学教育[A];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法胜;买文军;田敏丽;;坚持疗治结合,勇于改革创新,促进疗养院可持续性发展[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水河;;浅谈我馆近年来读者服务工作改革创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冯礼堂;;在改革中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在创新中构建现代企业崭新机制——阳泉华越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创新实践的调查[A];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C];2002年

10 陈嫩华;;改革创新重建县级农技推广“核心”[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峰;以观念更新推动政治工作改革创新[N];解放军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邹红辉;“财税”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改革创新[N];衡阳日报;2008年

3 ;改革创新 突出特色 推动我国MBA教育更好更快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 喻佳;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N];自贡日报;2008年

5 记者 闫茂盛;改革创新 再创佳绩[N];西部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晓燕;改革创新迸活力 海西国企振雄风[N];福建日报;2009年

7 记者 万川明;加强学习牢记使命努力工作改革创新 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做出新的贡献[N];河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杜朋举;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实[N];陕西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潘海燕 驻安徽首席记者 吴敏;改革创新铺就成长路[N];中国交通报;2009年

10 胡燕妮 本报记者 黄R,

本文编号:2405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405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