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意义上弱势群体的相对性与确定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晖;社会有序:法律调整的正当目的[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2 岳彩申;杨青贵;;论经济法不确定性的成因与功能——解释法律规范性的新视角[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3 赵迅;刘焕桂;;弱势群体保护的人本主义诠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陈成文;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5 李琦;法的确定性及其相对性——从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出发[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6 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7 丁慧,王林;弱势群体界定及其保护的法理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刘祖云;论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社会意义[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02期
9 李龙;龙晟;;论人本法律观的基本理念[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10 矫波;可持续发展与生存权[J];政法论丛;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利;;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姚正祥;论取保候审制度的终结──兼谈保释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王炳;;反垄断执法和解的制度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吕明;;现代律师制度功能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吕家毅;;论检察制度的宪政功能[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贾引狮;宋志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现U,
本文编号:2578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7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