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法的实现机制——以生产者延伸责任立法为视角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书翔;浅谈政府采购[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苏力;;当代中国的法学著作翻译——从制度或经济学的角度考察[J];清华法学;2004年01期
3 张珠全;;“咬文嚼字”在政治课教学中不可忽视[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4 陈楚天;人民调解制度与人民调解协议的再完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潘牧天;法实现的若干问题刍议[J];求是学刊;2000年04期
6 曾皓;;安理会否决权与主权平等原则的关系新论——兼论主权平等原则对否决权改革的指导[J];求索;2009年04期
7 王海萍;;现代营销创新的道德风险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11期
8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经济学研究视角[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0期
9 张振;车文刚;;基于证券市场的套利模式分析[J];软件导刊;2010年02期
10 李杏果;;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J];人文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王京;;浅论技术创新中的市场结构动因[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曾皓;;论国际组织中的比例平等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王周户;李大勇;;“公共利益”的法律适用及其控制[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莘;张迎涛;;辅助性原则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田文利;;程序规范视野下的行政资助研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园园;银行业反垄断法适用问题研究—以银行业结构规制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坤;刘滨;王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吕政;;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求是;2009年17期
3 纪建悦;朱彦滨;;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年05期
4 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21世纪工业化发展路径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4年01期
5 王福波;;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简新华;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吕政;;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年04期
8 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09年04期
9 纪玉山,常忠诚;高低端产品价格“剪刀差”规律初探——兼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战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10 王立和;王国聘;;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廖卫东;;论政府生态规制的制度优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勇;叶军;肖江文;;基于排污申报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分配机制研究[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理及相关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凌;;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S2期
2 罗毅;;从法经济学角度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立法的必要性[J];WTO经济导刊;2012年05期
3 李考新;姜伟;;印度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之启示[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3年06期
4 欧阳晨雨;;侵权责任立法应彰显人文关怀[J];民主与法制;2009年10期
5 刘漤;药品责任立法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6 陈诚;;公司社会责任立法完善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06期
7 杨秀英;;完善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立法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章树德;美国汽车险的责任立法及业务险别[J];上海金融;1987年12期
9 杨署东;;我国转承责任立法现状审视与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邓崇专;;刑事责任立法之比较研究[J];法学论坛;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桢;;全球化对中国海运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责任立法的影响[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文伟;牛媛;;对产品侵权责任立法的反思[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徐蓉;药品责任立法初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袁祥 王逸吟;侵权责任立法须审慎客观[N];光明日报;2009年
3 ;法律法规与供电企业管理(12)[N];中国电力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泽宇;域内外转承责任立法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翟啸林;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蒋春华;循环经济中生产者延伸责任立法的合理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德田;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规制之完善[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5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8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