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恩格斯晚年法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3 19:09
【摘要】: 法哲学所彰显的是哲学对特定时代的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与回应。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依赖而又展示于“人类解放”的时代,其现实针对性就是奠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法制的历史局限性。作为一名19世纪的思想巨人,恩格斯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发展者、理解者和解释者于一身,其思想本身所彰显的时代特色无疑值得观注和思考,这在恩格斯晚年的法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同样表现的十分明显。恩格斯在其晚年所处 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捍卫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对各种渗透到工人运动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观点进行了坚决地批判,科学地引领着无产阶级的法制实践。 全文主体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此部分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产生的时代和理论背景出发阐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直面现实,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己任的理论向度,并对恩格斯晚年法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点予以说明。 第二部分讨论了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观点的阐释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恩格斯晚年对法律制度与经济基础、法律制度与上层建筑其他因素间辩证关系的说明。 第三部分为恩格斯晚年的法哲学批判思想。本部分通过对恩格斯晚年在法哲学领域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观点的批判,进一步理解恩格斯晚年的法哲学思想。 第四部分以无产阶级历史实践为中心,就恩格斯晚年如何看待无产阶级自身的法权要求,如何看待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的关系,探讨恩格斯晚年法哲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五部分为结语,本部分通过对恩格斯去世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发展的简要回溯,在历史的语境中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2 王泽红;马克思法哲学的理论基石[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张勇;;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法哲学基础[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7期

4 文正邦,张玉光;中国传统法哲学概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陈义平;康德法哲学的权利伦理视域与法治理想[J];现代法学;2005年03期

6 吴玉章;《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J];比较法研究;1993年03期

7 信春鹰;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J];外国法译评;1995年02期

8 陈林林;中古基督教法哲学:法治主义的神学分支?[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9 李玉生,季金华;21世纪的亚洲与法律发展——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综述[J];学习与探索;2001年01期

10 赵翠侠;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考辩[J];理论月刊;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华;;和谐社会呼唤“和”的法哲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孙育玮;;中国法理学前进中的问题与对策[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慕义;;卫生法哲学、生命伦理学与医疗维权[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5 杜景柏;;我国民法法典化的法哲学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杜景柏;;我国民法法典化的法哲学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刘进田;邓武红;;论马克思哲学的法哲学特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福成;;评“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以近代西方两大法学派为中心的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王聪;;民族地区经济法发展的法哲学思考——以贵州实情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国华;和谐社会呼唤新的法哲学[N];北京日报;2005年

2 记者 白龙;第二十四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蒋安杰;“和谐”唱响24届国际法哲学大会[N];法制日报;2009年

4 记者 刘文晖;周永康致信祝贺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召开[N];检察日报;2009年

5 郭烁;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严存生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哲学的使命与层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靳书君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恩格斯晚年所作序言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许章润;中国法哲学欠缺问题意识[N];法制日报;2011年

9 田心铭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南关检察院 祖宏;和谐社会呼唤全新的法哲学[N];协商新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陈晖;近现代法哲学的两次转型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程龙;对程序正义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认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4 朱祥海;国家主义法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守夫;哲学视域中法的语言和思维层次[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美希;私法理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曹典顺;自由的尘世根基[D];吉林大学;2008年

8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9 周尚君;《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鸿飞;恩格斯晚年法哲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吴鸣;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贡献[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娜;法哲学及其逻辑起点新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王玉琴;论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宁夏大学;2004年

5 陈小慧;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探讨[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杨贝;论佩雷尔曼新修辞学法哲学及其论证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龚向田;生存权的法哲学解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杨琨;刑事强制措施客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玉梅;韩非子法思想的美学观照[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陈敏;反向工程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7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47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