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法律:关于法律发展道路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22 13:20
【摘要】: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对法律道路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一种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反思。本文认为目前我们跟随西方法律发展的道路前进,容易迷失在西方法律发展辉煌的光环下,缺乏一种属于自身的独有反思能力,因此本文不揣冒昧,对目前已有的法律发展道路进行思索,这些思索具有思想断片的形式。 本文的反思首先两个典型的个案入手,即苏格拉底之死和吴经熊皈依基督教,从这两个案例中本文引申出关于法律发展道路的忧思,本文追问的是什么力量能够使法律人放弃生命和志业追求? 为了探讨上述问题,本文第二章从法律理性入手,认为法律理性建构的只是法律的外在物质体系,它的成就不能予以否认,但是由于理性固有的不足,法律理性在法律上的过分扩张将会导致法律走上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的道路,甚至可能导致一种理性的暴力。因此本文检讨了理性的一个样本-法经济学,认为尽管理性给法经济学的发展带来贡献,但是理性的概念在法律中的运用还应当进行精炼,形成一个新的理性选择理论。通过对法律理性的阐述,本章最终认为我们必须从理性的统治下适当抽身,对人性和人心表示适当的关照,这样的法律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和尊重。 而作为中国人创造的话语-法律信仰,被误认为是对人性和人心关照的法律话语,获得极大的鼓吹。本文认为,法律信仰并不是对人心和人性的关照,而仅仅是出于法治建设的需要,法律信仰的基础是泛法治主义,其存在着六大悖论,因此是不可能被证成的,法律信仰是法律不能承受之重。为了实现法律对人性和人心的关照,本文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措施,就是价值的回归和法律的人性化,对法律价值的重新界定和选择,对法律人性化的具体实践,将会有助于我们寻找一种积极的具有实践性的关照人性和人心的法律实施方式。 同时本文在总结西方法律的发展道路时认为,边缘法学是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外部交流,综合法学是法学各个流派的内部交流,西方法律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从法律的外部寻找法理到法理的内部寻找法理,最后走向综合的发展道路。本文认为,这样的发展道路的总结有利于中国进行经验借鉴。法律不会因为边缘法学和综合法学的发展而被边缘化,相反法学将因此走上更加繁荣的发展道路。 最后是本文得出的启示。为了法律能够获得更大空间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能够超越法律现有的狭隘视野,超越法律现有的发展路径,寻找到能够有效发展的路径,因此主要的路径依归应当是“法之理在法外”,从法外寻找法律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当然本文并不是否定法律内部寻找法理的合理性,也不是否定法律本身,本文的目的在于进行积极性的寻找和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0
本文编号:2676058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A.O.恩迪科特,陈林林 ,傅蔚冈;论法治的不可能性[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李建新;;契合·冲突·和谐——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辨证互动历史轨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田明君;对法律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反思[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德淼,陈柏峰;法律人性化:一个概念的澄清[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5 成凡;从引证看法学——法学引证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6 范进学;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7 谢晖;法理学的能与不能[J];法学;2000年12期
8 秦国荣;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J];法学;2005年03期
9 汪太贤;边缘法学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逯其彦,田明丰,唐晓玲;法律信仰——我国法治的精神基础[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7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