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恤囚制度及对当代治狱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6-26 20:02
【摘要】: 恤囚制度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针对狱囚生活和待遇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体恤怜悯狱囚的制度。恤囚制度形成于西周,定型于秦汉,发展于三国到南北朝,成熟于隋唐,完善于宋至明清,是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行刑和狱政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儒家德治思想为指导的恤刑恤囚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监狱司法实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恤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于保障狱囚的基本生活待遇,督促狱吏慎刑恤囚,防止凌虐囚徒,缓和阶级矛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图追溯中国古代恤囚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其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恤囚制度作简要评析,管窥这一制度对当代治狱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监狱改革和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9;D926
本文编号:273082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9;D92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洁;宋代监狱制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0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3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