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

发布时间:2020-06-30 19:05
【摘要】: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精神疾患。针对这样一个特殊又庞大的群体,我们在立法和司法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刑法上,精神病引发了有关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有无及分类,而在刑事诉讼法上,精神病又与其他事由一起引发了有关受审能力的问题。 对于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领域。西方国家,辩护律师对被告人受审能力的提出和评定比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要多很多。而我国理论上和立法上对受审能力的研究却很少。在理论上,国内对于受审能力的研究非常分散、零碎;而立法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对受审能力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然而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涉及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的案件却日益增多。所以,讨论精神病人的受审能力,从而设计一套制度在程序上保证精神病人充分有效的参与诉讼,使其受到公正审判,得到妥善处理,既是尊重人权的体现,也是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笔者试图整合受审能力研究的方方面面,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为我国法律中构建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制度提供参考。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全文三万余字。 第一部分为与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由于在我国司法界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界对什么是“精神病”、法律条文所称的“精神病”与精神医学所定义的“精神病”是否一致等问题的理解长期存在分歧意见,这些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司法审判工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探讨了精神病的概念和受审能力的含义,受审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诉讼行为能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是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研究的基石。因此,文章的第一部分是下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部分为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研究的相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对与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相关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探讨了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存在的依据,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的评定标准,以及受审能力的划分等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是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研究的基础,也是为后文的论述进行的铺垫。因此,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铺垫,从而慢慢引出全文的高潮部分。 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外有关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评定的法律制度和现状,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在这部分中,笔者按照受审能力评定的流程,重点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关于受审能力鉴定的启动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主要缺陷。同时,笔者介绍了美国和英国在受审能力鉴定的程序方面的法律制度,为我国构建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的法律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第三部分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部分为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法律制度的构建。理论研究需要有目的性,需要“有的放矢”。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我国关于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规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指出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受审能力的规定,更没有受审能力评定标准的规定,我国实践中采用的对受审能力划分的“两分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目前规定的精神病鉴定程序也存在很多的缺陷。笔者对这些缺陷与不足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我国法律现状的分析既承接了前文中谈到的研究的必要性,同时也为下文树立了靶子。谈了基本理论,谈了现实不足,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就是要完善不足,弥补缺陷。最后,笔者提出了我国的具体改革思路和程序设计。这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同时也是收官之笔。这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针对前面指出的现行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以第一、二部分中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大胆的对如何构建精神病患者受审能力的法律制度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建议。 至此文章从结构上算是告一段落。然而,从内容上却远远没有结束。这也是笔者在交笔之际深感困惑和不安所在。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研究应该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畴,而且也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研究范畴,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经验,而这正是笔者深感不足的地方,同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远非一篇硕士论文能够完成的。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本文仍有一定的价值,一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涉足不多,可以说是笔者拥有了一次接受挑战的机会;二是尽管文章的内容还不够充实,但还是给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更希望令人看到的是,这块砖能引来更多的玉。笔者下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来完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J];老年人;2004年08期

2 马华峰;胡南丁;;网络流行语与精神病患者语言特征之比较[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3 王桂杰;;精神病患者杀人案司法医学鉴定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9期

4 宏剑;;驻马店“精神病”杀人事件的背后[J];工会博览(社会版);2010年04期

5 陈泽伟;;我国精神病患者超1亿人[J];共产党员;2010年15期

6 ;关于当前加强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残肢等盲流人员收容处理问题会议纪要[J];广州政报;1991年11期

7 冯林林;;简析我国精神病患者强制住院的强制主体[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3期

8 华语;;奇迹! 中国“疯女孩”成了年薪百万的美国博士[J];妇女生活;2010年10期

9 张雅芬;;谈谈精神病患者的婚姻问题[J];法学杂志;1983年05期

10 余旬;逍遥法外的“狂人族”[J];健康大视野;199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贵;;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风琼;;心理护理在口腔科精神病患者的实施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徐卫祖;;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的现状与分析[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柴文平;;关于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三无”精神病患者救助情况的调查报告[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亚明;;精神病患者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刘学玲;;精神病患者外逃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方亚明;;深圳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分析摘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华湘;;浅谈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临床护理[A];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陈妙媛;刘晓;黄婉娜;;浅谈精神病患者门诊治疗的接触技巧[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白江艳;;浅谈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防护[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锡国;破烂王“捡”流浪汉,“爱心”还是“爱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院 岳淑英;精神病患者如何过春天[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本报通讯员 李晓晨 本报记者 田杰;司机如何认定醉酒者和精神病患者[N];工人日报;2008年

4 周稀银;别等惨案发生才注意到那个特殊人群[N];工人日报;2010年

5 记者 柳文华;183名精神病患者得到免费药物治疗[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淑会;我省将为精神病患者建健康档案[N];河北日报;2010年

7 白伟;五保户精神病患者年内可获统一救治[N];太原日报;2010年

8 王威;规范强制送治方能终结“被精神病”[N];检察日报;2011年

9 ;精神病患者怎样平安度“春关”[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湖南医大附二院精研所陈晋东;让精神病患者融入社会[N];大众卫生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常会民;难治性精神病的手术治疗及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袁坚;论徐讦30-40年代的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8年

3 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俊燕;常见精神疾病共享遗传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方芳;抗精神病药物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中的毒性及促增殖和分化效应[D];吉林大学;2010年

6 雷艳青;齐拉西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动学、药效学及其与P-糖蛋白转运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帅;论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施泽斌;社工协助精神病患者再社会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思婕;社会工作对精神病患者康复介入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亚林;深圳市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张博;论收治过程中精神病患者的权利保护[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弛;精神病强制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D];山西大学;2012年

7 吕华;我国农村精神病患者防治社区支持模式构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帅;被精神病人的公民权利保障[D];湖北大学;2011年

9 张晓静;刑法中的精神病妇女性同意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玉琦;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相关危险因素与精神疾病自杀行为的关联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5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35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