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日本法律人工智能的第一次顿挫

发布时间:2020-07-21 21:56
【摘要】:关于日本法律人工智能的崛起的历史背景:上世纪70年代,专家系统地位的确立及“知识工程”概念的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1981年日本向世界宣布了他们的第五代计算机十年(1982-1992)研发计划,计划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理论和技术,以prolog逻辑编程语言为核心语言,开发适用于知识工程的进行符号推理的智能计算机。作为通用人工智能计划的五代机失败后,日本又展开了作为专用人工智能的法律人工智能计划。五代机的硬件及prolog语言就是实现日本法律人工智能方案的硬件和软件系统。1993年,日本文部省宣布实施一项“法律专家系统”的重点领域研究(1993-1998),在明治学院大学法学院的吉野一教授领导下,开展了日本法律专家系统的建构工作。日本法律人工智能落脚于法律专家系统的开发,日本法律专家系统以吉野一提出的“逻辑法学”为新的视点和方法,研究者们计划在阐明法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知识表示方法将法律知识转为计算机语言,通过推理机制对输入的案件进行法律推论,并计划利用自然语言转换接口将推理结果和推理依据转换为自然语言为用户服务。研究组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为对象利用prolog编程语言实际构建了知识库,并最终在1998年构建了推论解释执行系统LES-5。日本法律专家系统研发中,在例如理论方法、知识表示和推理模型及自然语言研究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和对以往技术发展的部分,但最终依然未能攻克专家系统固有问题和法律专家系统所面临的新问题,实际开发的系统LES-5因存在诸多限制且实用性较差而未获得市场认可。2002年开始,以吉野一为主的法律专家系统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法学教育领域,主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学的结合开发法创造教育方法。本论文将主要介绍以上日本法律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建构内容及主要研究课题,并分析日本法律专家系统走向失败命运的原因,探求日本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有价值的部分,和对失败的警醒与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D912.1;D931.3
【图文】:

要约,句子,生成过程,步骤


图 4 句子“要约于次日到达”的分析树及生成过程(“申徏み”意为“到达”、“翌日”意为“次日”、“届く”意为“到达”)图 4 是表示基于上述语法,特征结构表示的逻辑形式reln: reachtheme: omod: next-day 中生成句子“要约将于次日到达”的过程。在图 4 的,列ΔE 表示添加到 E 的弧,列 from 表示如何创建添加的弧,列 P 表示此时轴。列 from 中的数字和字母表的大写和小写字母分别对应于步骤编号和语法的编号,以及算法描述项目。例如,步骤 6 中的“5 + a,D”表示“当算法 D于步骤 5 中添加的弧和语法规则 a 时,可以制作ΔE 栏中的弧”。请注意,步骤外其他活动弧也是可能的,例如:

属性,谓语,桌面,类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表 1 从 CPF 到 HPSG 属性构造的转换桌面谓语/reln 素性 属性/类型/格(/其他)表has_right/having agt/n/exper,obj/n/theme/prefix_ris_terminated/is_terminated abj/n/thememake/doing agt/o/agent,goa/o/patie,obj/n/thmust/must obj/n/themeperform/performing agt/o/agent,goa/o/patie,obj/n/th

事件,时间关系,时间区间,种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二个事件中重复强调,应该用一个句子来表达。(1)两个事件的时间关系首先,如何捕捉要表达的事件,这里,将最基本的事件结束时间的在时间轴上表示为闭合区间的事件加以考虑。即图 6 所示,在两个事件 x 和 Y 之间存在 7 种类型的时间关系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C.斯蒂文斯;V.巴罗;J.卡特;杨安卓;徐晨;;下一代法律专家系统:长夜已过,拂晓未至[J];京师法学;2019年00期

2 张力行;;计算机法律信息检索与计算机法律专家系统——理论与实践[J];中外法学;1989年03期

3 季卫东;;电脑量刑辩证观[J];政法论坛;2007年01期

4 冯博琴,马民虎,刘_",潘宇鹏;法律专家系统CESALEC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5 刘群,黄厚宽;基于复合层次知识结构的法律专家系统LEGES[J];计算机学报;1991年08期

6 张扬武;;基于产生式的民事法律专家系统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庆寅;张南宁;;什么是法律逻辑?[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代晓林;日本法律人工智能的第一次顿挫[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官礼和;面向法律领域案例归类判决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764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64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