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研究(1840-1927)

发布时间:2020-09-29 07:44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1840-1927)是传统调解与西方调解相结合的产物,对此进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近代时期,中国自然经济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贸易市场。为了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近代工商业发展,商事纠纷随之迭起。在此境遇下,商事调解应运而生,并取得显著成效。近代商事调解以商会为主体,商事习惯及惯例为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其在近代商事纠纷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五口通商,洋人、洋商大量涌入中国,华人与洋人之间自此拉开了贸易帷幕,但两者之间的纠纷也接踵而至,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为此提供了解决之道。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继承了原有传统商事调解的一些特点,并吸收了西方调解主体多元化及客体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充实了近代商事调解解决机制的内容,为当前多元化解决机制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文重点探讨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主体、纠纷类型、调解步骤、时代影响及现代借鉴。华洋商事纠纷作为中国近代商事纠纷中的典型,其纠纷处理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运用调解方式在当时华洋商事纠纷解决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而极具研究意义。为了详尽地诠释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独特性,笔者搜寻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整理清末民初时期的报刊、杂志及相关政府文件,可以发现: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主体分为官方及民间两类,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纠纷类型以商事争议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可划分为定货纠纷、商欠纠纷、土地纠纷、海商纠纷、商标纠纷及其他纠纷。通过对主体及纠纷类型的深入分析,将调解步骤分为启动、磋商、协定、终结四个阶段。与此同时,华洋商事调解具有涉案当事人特殊、调解主体多样及调解范围特定这三个独特之处。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还可为现代国际性商事调解提供一定借鉴。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对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研究,弥补当前学术界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更期盼在研究过程中为现今国际性商事纠纷的解决提供几点建议。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由
    0.2 研究现状
        0.2.1 有关清末民初商事调解的理论成果
        0.2.2 有关清末民初华洋纠纷的研究成果
    0.3 研究意义
    0.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1章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概念及其社会背景
    1.1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概念
        1.1.1 华商与洋商
        1.1.2 华洋商事纠纷
        1.1.3 华洋商事调解
    1.2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社会背景
        1.2.1 经济背景
        1.2.2 政治背景
第2章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基本理念
    2.1 息事宁人
    2.2 追求平衡
    2.3 和谐为本
第3章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主体
    3.1 官方
        3.1.1 州县
        3.1.2 租界会审公廨
        3.1.3 各级审判厅
    3.2 民间
        3.2.1 商会
        3.2.2 公正人
第4章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纠纷类型
    4.1 定货纠纷
        4.1.1 迟延交货
        4.1.2 迟延提货
        4.1.3 货样不符
    4.2 商欠纠纷
        4.2.1 商欠货款
        4.2.2 商欠借款
    4.3 土地纠纷
        4.3.1 出租纠纷
        4.3.2 转租纠纷
    4.4 海商纠纷
        4.4.1 船运纠纷
        4.4.2 船租纠纷
    4.5 商标纠纷
    4.6 其他纠纷
        4.6.1 保险纠纷
        4.6.2 劳工纠纷
第5章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实施步骤及特点
    5.1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实施步骤
        5.1.1 启动
        5.1.2 磋商
        5.1.3 协定
        5.1.4 终结
    5.2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特点
        5.2.1 涉案当事人特殊
        5.2.2 调解主体多样
        5.2.3 调解范围特定
第6章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时代影响及现代借鉴
    6.1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时代影响
        6.1.1 节省司法资源
        6.1.2 缓和华洋矛盾
        6.1.3 减少外交摩擦
    6.2 清末民初华洋商事调解的现代借鉴
        6.2.1 增加多样性商事调解机构
        6.2.2 倡导专业“商事调解人”
        6.2.3 完善诉讼与非诉讼之间的衔接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荣;;晚清时期的华洋定货纠纷及其裁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01期

2 张国义;;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华商与洋商关系之辨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周琳;;城市商人团体与商业秩序——以清代重庆八省客长调处商业纠纷活动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蔡晓荣;;晚清商业行会对华洋商事纠纷的参预:一个商事习惯法的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时攀;;民初云南总商会商事公断处初探[J];云南档案;2011年01期

6 张松;;民初商事公断处探析——以京师商事公断处为中心[J];政法论坛;2010年03期

7 杨郁;;晋商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8 蔡晓荣;;西商东渐与晚清法律变革:以华洋商事诉讼为线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蔡晓荣;王国平;;华洋商事纠纷与晚清商事习惯法嬗变[J];学术研究;2009年05期

10 赵婷;;民国初年商事调解机制评析——以《商事公断章程》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承涛;近代中国商会理案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徐振华;中国近代侵权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松;近代商法与商事习惯研究(1904-1928)[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珊;清末民国天津商会商事纠纷理断型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年

2 翁敏;晚清华洋船碰纠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万琪;近代湘商商事调解探究(1900-1937)[D];湘潭大学;2017年

4 杨宇昌;领事裁判权制度对清末民初涉外案件审理影响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孟慧敏;民初奉天商事公断处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袁华新;清末民初华洋诉讼之民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钟勇华;清末民初华洋诉讼理案模式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冯铭明;清末民初商会对涉外商事纠纷的司法参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9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29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