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法律发现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0-10-22 06:34
   在现有的法律理论中,一般认为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是客观理性的,能够完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判决。事实上,这不符合司法心理学的认知,也忽视了个体因素对案件产生的影响。诚然,案件的判决结果是法官经过法律推理获得的,法律推理的起点是通过法律发现获得大前提,但大前提的获得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法官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本文旨在通过对法律发现路径的研究来揭示这一思维过程,揭示法官究竟是如何进行法律发现的。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司法实践,可以得出结论,法官进行法律发现遵循的是“发现——检测”路径,在这其中,直觉思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官进行法律发现时产生的直觉,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偏差,但这种偏差并非不可控,通过法官个体的努力和外在机制的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直觉带来的“恣意”,从而使直觉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等。文献分析方法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方法,只有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才能够准确把握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中西方虽然在文化方面差异较大,但是在某些法律问题上还是能够形成一定共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可以全面把握法律发现。法律发现这一词语在中国可能历史并不悠久,但是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到当代的波斯纳,对法律发现的研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之所以会用到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因为研究法律发现的路径,仅仅具备法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认知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法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才能够更好地探析法律发现的路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肯定了直觉思维在法律发现过程中的作用。法律现实主义的“直觉决定论”与法律形式主义的“规则决定论”都偏向了某一个极端,故而,应当取其中,既肯定直觉在法律发现中的作用,又能够辩证地看待直觉,对直觉可能产生的偏差亦不讳莫如深,而是客观地进行分析。尽管在事实认定阶段和法律适用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偏差,但是,通过法官个体的努力和制度上的约束,可以将直觉产生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种规范化的法律发现路径(发现——检测路径),揭示了对法律发现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可能产生的偏差采取多种手段予以控制。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发现是寻找法律推理大前提的过程,对于法官而言,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经历了情感和理性的双重作用。“发现——检测”路径既契合法官真正的思维过程,反过来也能够为法官寻求最佳裁判提供指引。具体说来,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提出问题的过程、研究的价值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构、文章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学界虽然对法律发现的研究有一定时间,但是面向实践的法律发现研究较少,甚至关于法律发现的概念也难以形成普遍共识,所以对法律发现的路径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解决部分理论难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司法实践。通过以上分析,奠定了本文的写作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指明研究法律发现路径的意义及进路。研究法律发现的路径,首先要明确从何处着手进行研究,究竟是法律规则或是法官决定了法律发现的结果?究竟是充满逻辑的理性模式还是难以捉摸的直觉模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明确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法律发现路径中的“发现”。法律发现路径可以规范化地描述为“发现——检测”路径,本部分主要介绍“发现”。研究表明,客观事实发生后,法官的启发性直觉在客观事实转化为案件事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有证据和证据规则进行约束,但启发性直觉还是引导着法官的审判方向。案件事实确认后,法官会依据经验性直觉形成一个初始结论,即法官内心对案件最真实的看法,这个初始结论指引着法官寻找裁判依据的方向。“发现——检测”路径虽然与传统的“三段论模式”相抵触,但是却直面了真实的法官思维过程。第四部分聚焦于法律发现路径中的“检测”。法官通过认定案件事实和寻找裁判依据,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发现”工作,然而,这可以直接形成判决结论吗?显然是不可以的,裁判依据还需要经过一定的检测。检测过程主要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上要求法官经过一系列逻辑推理达到内心的自我确信;客观上要求法官运用以案找法、以法找案等技术手段进行检验,只有经受住了主客观的检验,法律发现才算大功告成。第五部分围绕法律发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及其控制展开。由上述分析可知,直觉在法律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直觉又是不可捉摸、不可掌控的。即使面对相同的案件,不同的个体也会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直觉,因此,直觉给人的感觉是不那么值得信赖。尽管直觉可能会给法律发现的结果带来偏差,但是依然有其合理性,通过法官自身的努力和外在机制的约束,可以将直觉可能产生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六部分为结语。这一部分对文章的整体脉络进行总结和梳理,重申“发现——检测”路径中直觉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直觉虽然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但是通过一些外在的手段可以规避直觉思维带来的风险。最后,再次明确研究法律发现路径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相信司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会受到越来越多法律人的关注!
【学位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方法
    五、论文的主要结构
    六、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司法裁判中的法律发现路径
    第一节 法律发现路径的界定
        一、司法裁判中的法律发现
        二、作为法律发现的路径
    第二节 探求法律发现路径的必要性
        一、破除“发现”与“证立”之二分的消极影响
        二、纠正法律发现的失范行为
        三、奠定有效法律论证的基础
    第三节 法律发现路径的研究进路
        一、明确法律发现的决定因素
        二、确立研究的视角和模式
第二章 法律发现路径中的“发现”
    第一节 客观事实的发生
    第二节 案件事实的确立
        一、感知事实——以认知的双系统加工模型为线索
        二、确认事实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搜寻
        一、形成初始结论
        二、寻找法律规范
第三章 法律发现路径中的“检测”
    第一节 裁判规范的形成
        一、案件事实和裁判事实的区分
        二、涵摄或是等置?
    第二节 裁判规范的确定
        一、技术方法的运用
        二、后果主义思维验证
        三、法官内心的自我确信
    第三节 裁判规范的修正
        一、内部一致和外部合意
        二、裁判结果的证成
第四章 法律发现路径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及其控制
    第一节 法律发现路径中可能产生的偏差
        一、认定案件事实阶段
        二、法律适用阶段
    第二节 偏差控制
        一、法官个体的有益尝试
        二、多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司法环境的外在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轶敏;;激发学生灵性 培养直觉思维[J];小学数学教育;2019年23期

2 施劲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年12期

3 王前;刘欣;;基于关系网络的直觉思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04期

4 曹国强;;如何运用直觉思维解题[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4年08期

5 冯莉;;发展直觉思维 提升学习活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32期

6 周志祥;;相信直觉思维的力量[J];中学数学;2014年23期

7 黄艳梅;;小学数学有效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6年11期

8 佘志红;;类比推理,在数学知识的联系中跳跃[J];小学教学参考;2017年05期

9 张勇兵;;直觉思维:催生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7年08期

10 林忠仪;;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长生;不同逻辑背景对跆拳道运动员直觉思维准确性及决策速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典;论法律发现的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

2 刘晨燕;初中“平面几何”问题解决中学生的直觉思维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武文雪;比较判断中直觉与分析的加工优劣检验[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4 叶玲;一、二级达标校高中生化学直觉思维的差异性分析和培养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琴;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召凤;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荣萍;论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井永甜;高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直觉思维应用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林慧;数学直觉思维及其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哲源;浅析直觉思维在钢琴学习中的培养[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851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51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