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考夫曼的法学方法论思想

发布时间:2020-10-26 18:25
   2001年4月11日,阿图尔·考夫曼(Arthur Kaufmann)逝世于德国慕尼黑,享年78岁。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诺伊曼(Ulfrid Neumann)教授在追悼考夫曼的纪念文中如此写道:“国际法哲学失去了一位第一流的研究者,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失去了一位权威人士,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伟人。” 对这样一位大家的法学方法论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考夫曼的法学方法论思想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而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借此,考夫曼将诠释学带入法律中,并发展为法律诠释学。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对考夫曼法学方法论思想的源与流、考夫曼的法律解释思想、考夫曼的正义程序理论、考夫曼的类推思想、考夫曼法学方法论思想中的反思与宽容特质等展开详细分析与论述。 考夫曼的法律解释思想建立在他的主客观相互融合的进路之上,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主客观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不同于传统实证主义将主观排除在解释过程外,或者竭力压制主观的思维。他反对传统的实证主义的纯粹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他认为法律解释的对象不是文本,而是一种关系,法律解释的目的不是寻求绝对客观的真理,而是“相互主观性”真理。 考夫曼在对法律论证理论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以人为本的正义程序理论。他认为法律论证理论最大的不足就在于他们认为能够摈弃历史和事实,达致客观的真理。考夫曼认为论政理论在进路上是正确的,但却需要加入内容,在此,他认为加入的不是实体的存有物,而是关系的存有物,他找到了“人”,处于关系中的人,而不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此,考夫曼理论既反实体存有论,又反对纯粹形式存有论,而主张关系存有论的观点表露无疑。 传统的实证主义认为法律实现化的过程是包摄的三段论过程,考夫曼认为这简化了法律实现的过程。他认为这一过程是演绎、归纳、设证等推论模式互相作用的结果,他将这一模式概括为“类推”。考夫曼认为“类推”是一个“类型”式的思维,只有其意义中心,而其外延是模糊的,“类型”的意义中心既是“事物的本质”。考夫曼认为类推如果是一种逻辑推论的话,也是一种有风险的推论,因为其比较点的确定是很难被逻辑地描述清楚,毋宁也是知识和决断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又回到了考夫曼的“主体间性”理论。 考夫曼的思想具有反思特质,宽容和多元价值是其思想的核心,他关注多元社会中人的价值的实现。虽然学者们对考夫曼的思想亦提出了质疑,但我们认为考夫曼是一位有良知的、让人尊敬的法学家。他心怀整个世界,而没有将眼光局限在法律的范畴内。考夫曼亦是一位讲究“方法”和策略的法学家。他深知仅仅在具体的方法论层面上谈论方法论是很难有所突破的,方法论必须上升到认识论和诠释学的层面才能够在根本上缓解方法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历史的、宽容的看待考夫曼和他的思想。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9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考夫曼法学方法论思想的源与流
    第一节 考夫曼的生平
    第二节 考夫曼的主要著述
    第三节 考夫曼法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四节 考夫曼对拉德布鲁赫的继受与发展
    第五节 不得不提及的两个问题
第二章 考夫曼的法律解释思想
    第一节 近现代法律解释思想概述
        一、近代的法律解释理论
        二、现代的法律解释理论
        三、近现代法律解释理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
        一、德沃金的“法律重构”理论
        二、波斯纳的“超越解释”理论
    第三节 转向认识论的法律解释
        一、认识论解释学的使命
        二、法律解释的对象
        三、法律解释的目标
        四、法律解释的客观性
        五、法律解释的过程
第三章 考夫曼以人为基础的正义程序理论
    第一节 当代程序理论
        一、对话模式
        二、真理一致理论
    第二节 考夫曼对当代程序理论的反思
    第三节 对真理共识理论的补充发展
        一、诠释学与论证理论
        二、人与真理性聚合理论
第四章 考夫曼的类型与类推思想
    第一节 一般法律推理理论概述
        一、“三段论”的迷光
        二、德沃金的泛类推思想
        三、需要澄清的法律发现过程
    第二节 考夫曼的类推思想
        一、抽象概念体系
        二、类型与“事物的本质”
        三、类推与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法律关系:作为对类推的适用
    第四节 法律原则:作为对类型的补充
第五章 反思与宽容
    第一节 反思的法哲学
    第二节 宽容与法律
    第三节 对反思之反思
结语: “宽容”考夫曼
参考文献
谢辞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莹;;关于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1年22期

2 黄继红;;2008年国内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4期

3 聂长建;何跃军;;“六十而耳顺”的法律商谈论解读[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4 李丽;;现代和谐关系下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王西华;;社会主义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比较[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6 张宇;王丽娜;;参与行政与公私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7 肖宇;;法律论证之“可接受性”的语用分析——以“肖传国雇凶殴打方舟子案”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8 尚华;;论建构主义与案件事实的认定[J];前沿;2011年15期

9 欧阳恩钱;;环境风险的适应制度选择——法社会学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0 黄艺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何林;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5年

3 徐敦广;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音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高尚涛;权力与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5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林林;被追诉人的主体性权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安世遨;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3 梁琦;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5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大学;2002年

8 邹尚非;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雷奕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宏顺;从隐形翻译看译者的主体性[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57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57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