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我国的公众立法参与机制

发布时间:2020-12-19 18:20
  先哲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经典定义是“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真正的法治,必须是良法之治。只有良法之治,才能获得广大社会民众的认同和遵循,才能实现法律至上的现代国家理念。良法是前提,公众认可是归宿,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中也不例外。而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是:由立法者披阅数载而制定的法律往往束之高阁难以执行,让老百姓千呼万唤的法律却久久不能出台,呈现立法与用法之间的尴尬局面。多年来学界对司法改革争论似乎并未使“执行难”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本文便尝试从源头上改善法律执行的困境,即从立法改革的角度构建我国的公众立法参与机制,使法律在制定之初就全面吸收公众的立法意见、整合公众的法律利益,从而实现法律的实效和价值。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宏观上回顾了我国立法探索之路,根据国内外立法形势总结出今后我国立法工作的发展趋势,明确了我国立法发展的特征和任务;微观上考察了我国立法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实证调研资料说明我国立法在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的差距。第二部分通过对第一部分所提...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立法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 我国立法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目
    (二) 我国立法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立法参与的“应然”与“实然”——公众立法参与的必要性论证
    (一) 立法的实效性要求:提高立法质量、节约立法资源
    (二) 立法的社会性要求:立法的内容社会化和主体多元化
    (三) 立法的民主性要求:建设法治国家、深化公民法律认知
三、公众参与理论和实践尝试——公众立法参与的可行性论证
    (一) 公众立法参与的理论渊源
    (二) 国内外公众立法参与实践之比较
四、构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机制的困境
    (一) 构建公众立法参与机制的体制困境
    (二) 我国公民参与立法的心理困境
五、对构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机制的建议
    (一) 明确法律规定、指引公众参与立法
    (二) 改进立法配套制度、优化公众参与的体制环境
    (三) 消除公民心理顾虑,促进参与机制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尝试“公民立法”[J]. 韩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07(38)
[2]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法律规制探讨[J]. 张益萍,罗艳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3]论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J]. 郑娟,李刚.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7(03)
[4]论卢梭社会契约中的“公意”[J]. 杜文丽.  学术交流. 2007(06)
[5]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理论思考[J]. 刘小妹.  行政法学研究. 2007(02)
[6]关于《物权法》起草[J]. 梁慧星.  城乡建设. 2007(04)
[7]努力提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效[J]. 周冶陶,张辉.  楚天主人. 2007(03)
[8]公众参与立法问题研究[J]. 梁太波.  桂海论丛. 2007(02)
[9]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法理分析[J]. 汤善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中国古代立法文化精神溯源——关于先秦诸子立法理论的初步研究[J]. 史广全.  孔子研究. 2007(01)

硕士论文
[1]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立法模式及其走向[D]. 张东伟.郑州大学 2007
[2]论利益的立法整合机制及其完善[D]. 瞿飞飞.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6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926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