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变革与社会 ——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19 20:32
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是法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法律发展的途径与方式之一的法律变革,它的发展对社会变迁具有反推作用,而如何使法律变革与发展同社会变迁形成良性互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笔者一直关心的重点。与此同时,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探寻法律变革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希望能对我们今天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本文包括引言、结语在内共五部分。引言部分除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意图和缘由之外,还着重阐述了选取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作为本文研究法律变革对社会变迁影响之“案例”的原因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将法学理论与部门法的实施效果结合起来,进而探寻法律变革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着重阐述了法律变革对社会变迁的作用、影响以及途径等。第二部分为“婚姻法”实例篇,是本文展开论述的重要部分。主要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历史背景、制定与实施,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等三方面来论述。近代以后的社会发展,婚姻法律制度的变革为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法...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法律变革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
1.1 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
1.2 法律变革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1.2.1 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消极的阻碍作用
1.3 法律变革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分析
1.3.1 影响法律推动社会变迁的条件
1.3.2 影响法律变革推动社会变迁的社会条件
1.4 法律变革影响社会变迁的途径
1.4.1 建构论与进化论
1.4.2 正式法变革的局限性
2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与社会变迁
2.1 新婚姻法颁布的历史背景
2.1.1 社会环境
2.1.2 法律基础
2.2 新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
2.3 新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3.1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2.3.2 择偶观的变化
2.3.3 妇女财产继承权的确立
2.3.4 新型婚姻家庭关系的建立
3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变革与社会
3.1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变革与社会
3.2 法治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点
3.3 建国初期的法制现代化发展
3.3.1 建国初期的新婚姻法变革
3.3.2 建国初期新婚姻法变革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关系
3.4 建构型法律对法律变革与社会变迁的影响
3.5 对于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法律社会渊源的理论基础[J]. 胡玉鸿,彭东. 中国法学. 2001(03)
[2]法律与社会理论的批判意识——略论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J]. 葛洪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2)
[3]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下)[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8(04)
[4]中国法制改革和法治化过程研究[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7(06)
[5]中国法制(法治)改革的基本框架与实施步骤——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启示[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5(06)
[6]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特征分析[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5(04)
[7]法官·法律·社会——读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札记[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4(01)
[8]迟发展效果与中国的现代化[J]. 张静. 中国社会科学. 1990(03)
[9]切合需要的婚姻法[J]. 张志让. 新华月报. 1950 (05)
[10]认真贯彻执行婚姻法[J]. 史良. 新华月报. 1951 (11)
本文编号:2987667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法律变革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
1.1 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
1.2 法律变革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1.2.1 积极的推动作用
1.2.2 消极的阻碍作用
1.3 法律变革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分析
1.3.1 影响法律推动社会变迁的条件
1.3.2 影响法律变革推动社会变迁的社会条件
1.4 法律变革影响社会变迁的途径
1.4.1 建构论与进化论
1.4.2 正式法变革的局限性
2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与社会变迁
2.1 新婚姻法颁布的历史背景
2.1.1 社会环境
2.1.2 法律基础
2.2 新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
2.3 新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3.1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2.3.2 择偶观的变化
2.3.3 妇女财产继承权的确立
2.3.4 新型婚姻家庭关系的建立
3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变革与社会
3.1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变革与社会
3.2 法治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点
3.3 建国初期的法制现代化发展
3.3.1 建国初期的新婚姻法变革
3.3.2 建国初期新婚姻法变革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关系
3.4 建构型法律对法律变革与社会变迁的影响
3.5 对于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法律社会渊源的理论基础[J]. 胡玉鸿,彭东. 中国法学. 2001(03)
[2]法律与社会理论的批判意识——略论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J]. 葛洪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2)
[3]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下)[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8(04)
[4]中国法制改革和法治化过程研究[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7(06)
[5]中国法制(法治)改革的基本框架与实施步骤——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启示[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5(06)
[6]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特征分析[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5(04)
[7]法官·法律·社会——读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札记[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4(01)
[8]迟发展效果与中国的现代化[J]. 张静. 中国社会科学. 1990(03)
[9]切合需要的婚姻法[J]. 张志让. 新华月报. 1950 (05)
[10]认真贯彻执行婚姻法[J]. 史良. 新华月报. 1951 (11)
本文编号:2987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98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