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川高等法院之达县司法档案审讯笔录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1 15:23
四川省高等法院全宗形成于1920年-1930年,档案现存于四川省档案馆,共149032卷,内容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的各种司法档案及相关的平行移文。其中司法档案的审讯笔录是鲜活的口语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其中达县地区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审讯笔录。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民国四川高等法院档案的概况及研究现状和相关说明。第二章为误、脱字,主要查看其中的误、脱字现象,其中误字分为形误字、音误字、形误兼音误字以及非形误音误字四类,最多的是音误字,其次是形误兼音误字。第三章为俗字,由于民国时期繁体字逐渐走向简体字,出现了很多因类推而形成的半繁半简字,也将其归为俗字类。在这一章,我们参考张涌泉先生对俗字的分类,将俗字分为增减意符类、改换声符类、改换意符类、增繁类、简省类以及其他类,其中最多的是简省类,这也表现了由繁向简的趋势以及体现了审讯笔录的特点。第四章为方言词,由于选取的材料作了地域限制,便把其间的方言词单独列出来放在这一章,并标注其国际音标,同时尽量寻求其最早例证,并与罗竹风版《汉语大词典》进行对比,看是否存在应收而未收或者书证滞后的情况。这一章里根据收集的语料情况将方言词分为名词、动词、量词、副词、代...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民国四川高等法院档案概况
1.2 民国四川高等法院档案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2 误、脱字
2.1 误字
2.1.1 形误字
2.1.2 音误字
2.1.3 音误兼形误字
2.1.4 非形误音误字
2.2 脱字
3 俗字
3.1 增减意符
3.2 改换声符
3.3 改换意符
3.4 增繁
3.5 简省
3.6 其他
4 方言词
4.1 达县方言声韵调
4.2 方言词
4.2.1 名词
4.2.2 动词
4.2.3 量词
4.2.4 副词
4.2.5 代词
4.2.6 其他
5 语法
5.1 特殊结构
5.2 子缀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俗字及其出现频次表(按音序排列)
附录2 方言词汇及出现频次表(按音序排列)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五年俗字研究综述[J]. 阮仁平. 文教资料. 2018(34)
[2]川东方言研究综述[J]. 郑岚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4)
[3]对三种特定银元的鉴定浅谈[J]. 刘雪松,刘海彬,祝培明,杜启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08)
[4]试论俗字与正字、异体字的关系及特点[J]. 张箫.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0)
[5]民国文献研究现状与特征分析——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 蔡迎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6(01)
[6]浅析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的改换形旁俗字[J]. 王慧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俗字浅考[J]. 何泽稀.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03)
[8]四川方言后缀“子”浅谈[J]. 蒋静.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1)
[9]汉语言古文献古文字研究新学说——“借音字说”[J]. 王夕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解手”来源纠谬[J]. 顾劲松.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乾隆年间巴县档案词汇研究[D]. 赵茜.重庆大学 2017
[2]四川达州地区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 罗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6
[3]民国时期档案利用成就研究[D]. 田雪华.山东大学 2012
[4]三十年来民国档案研究述评(1979-2008)[D]. 金慧.云南大学 2010
[5]民国时期的识字运动(1928-1937)[D]. 师萍萍.华中师范大学 2009
[6]雍正朝内阁三法司档案中的词汇研究[D]. 晏一立.四川大学 2006
[7]《西蜀方言》词汇研究[D]. 郭莉莎.四川师范大学 2003
[8]方言俗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D]. 殷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44542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民国四川高等法院档案概况
1.2 民国四川高等法院档案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2 误、脱字
2.1 误字
2.1.1 形误字
2.1.2 音误字
2.1.3 音误兼形误字
2.1.4 非形误音误字
2.2 脱字
3 俗字
3.1 增减意符
3.2 改换声符
3.3 改换意符
3.4 增繁
3.5 简省
3.6 其他
4 方言词
4.1 达县方言声韵调
4.2 方言词
4.2.1 名词
4.2.2 动词
4.2.3 量词
4.2.4 副词
4.2.5 代词
4.2.6 其他
5 语法
5.1 特殊结构
5.2 子缀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俗字及其出现频次表(按音序排列)
附录2 方言词汇及出现频次表(按音序排列)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五年俗字研究综述[J]. 阮仁平. 文教资料. 2018(34)
[2]川东方言研究综述[J]. 郑岚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4)
[3]对三种特定银元的鉴定浅谈[J]. 刘雪松,刘海彬,祝培明,杜启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08)
[4]试论俗字与正字、异体字的关系及特点[J]. 张箫.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0)
[5]民国文献研究现状与特征分析——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 蔡迎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6(01)
[6]浅析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的改换形旁俗字[J]. 王慧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俗字浅考[J]. 何泽稀.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03)
[8]四川方言后缀“子”浅谈[J]. 蒋静.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1)
[9]汉语言古文献古文字研究新学说——“借音字说”[J]. 王夕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解手”来源纠谬[J]. 顾劲松.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01)
硕士论文
[1]乾隆年间巴县档案词汇研究[D]. 赵茜.重庆大学 2017
[2]四川达州地区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 罗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6
[3]民国时期档案利用成就研究[D]. 田雪华.山东大学 2012
[4]三十年来民国档案研究述评(1979-2008)[D]. 金慧.云南大学 2010
[5]民国时期的识字运动(1928-1937)[D]. 师萍萍.华中师范大学 2009
[6]雍正朝内阁三法司档案中的词汇研究[D]. 晏一立.四川大学 2006
[7]《西蜀方言》词汇研究[D]. 郭莉莎.四川师范大学 2003
[8]方言俗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D]. 殷梅.山东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44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44542.html